读书人

深入懂得iputils网络工具-第5篇 arpin

发布时间: 2012-09-08 10:48:07 作者: rapoo

深入理解iputils网络工具-第5篇 arping:地址解析程序
5.1 引言

ARP协议是“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的缩写。在同一以太网中,通过地址解析协议,源主机可以通过目的主机的IP地址获得目的主机的MAC地址。arping程序就是完成上述过程的程序。

ARP协议可以参看RFC 826。

5.2 arping程序的使用

敲入命令:


深入懂得iputils网络工具-第5篇 arping:地址解析程序

5.4 ARP报文的分组格式

ARP报文的分组格式如下图所示:

深入懂得iputils网络工具-第5篇 arping:地址解析程序

5.5 arping程序的全局变量的分析

int quit_on_reply=0;

标识是否在接受到一个回复之后,就马上退出程序。

可以在-f选项和-D选项中设定为非0值(同时有-f、-D选项或者有多个同种选项)。

char *device="eth0";

源主机的网络设备号。

可以通过-I参数设置。

默认为eth0。

(setsockopt(probe_fd, SOL_SOCKET,SO_BINDTODEVICE, device, strlen(device)+1)。

不过好像只有超级用户这个才能执行。

int ifindex;

Interface number。

char *source;

存储-s设置的源地址。

地址的形式可以是IPv4的标准数字和点组成的形式,如210.45.74.25;也可以是主机名字的形式,如www.ustc.edu.cn。

struct in_addr src;

存储源IP地址,即对ARP的回复报文所要发往的主机的IP地址,有可能是广播地址。

可以通过-s选项设置。如果这个选项没有设置,则源地址设置方法为:

1. DAD模式下(-D选项),设置为0.0.0.0。

2. 在主动ARP模式(-U或者-A选项),设置为目的地址。

3. 其他情况下,通过路由表得到。

struct in_addr dst;

存储目的IP地址,即ARP报文所要发往的主机的IP地址。

char *target;

存储用户设置的目的地址,地址的形式必须是IPv4的标准数字和点组成的形式。

int dad;

标识是不是DAD模式。

如果是DAD模式,则原源主机地址一直没有设置,那么就意味着源地址为0.0.0.0。这样当目的主机接到之后,就会向0.0.0.0发送回复,就相当于广播给以太网中所有的主机。因为进行D重复地址检测模式的原因很可能是由于源主机的IP地址没有设置,从而想设置自身的IP地址。在IP地址没有设置的时候,主机只能接受到地址为0.0.0.0的广播信号。

可以通过-D参数设置。

int unsolicited;

标识是不是发送免费ARP。

在-A选项和-U选项中设置unsolicited为1。

int advert;

标识在免费ARP模式下发送的是ARP回复报文,而不是ARP请求报文。

在-A选项中设置advert为1。

int quiet;

标识是否静默输出。

可以通过-q选项设置。

int count=-1;

发送ARP的个数。

可以通过-c选项设置,如果不设置,默认值为-1,即没有个数限制(回绕成0基本不可能)。

int timeout;

程序运行的时间限制。

通过-w选项设置。

int unicasting;

标识是不是应该发送单播报文。

在程序接受到一个ARP的回复之后,已经能够知道回复者的IP地址了,这时候就可以不广播,而设置传播地址。因此,在接受到ARP回复之后,如果broadcast_only没有被设置,unicasting就应该设置为1,以让下次进行单播。

int s;

ARP报文的套接字。

int broadcast_only;

标识是不是一直发送广播报文,而不在接受到一个回复以后就改成单播报文。

通过-b选项可以设置broadcast_only为1。

struct sockaddr_ll me;

存储本地主机的信息,包括本地主机的以太网地址、硬件地址的类型、硬件地址长度和协议地址长度等信息

struct sockaddr_ll he;

存储本地主机的信息。

struct timeval start;

程序发送第一个报文的系统时间。

记录这个时间,可以用来判断程序是否超出时间限制。如果当前的系统时间减去start超过用户设置的时间限制有500毫秒,则程序退出。

struct timeval last;

程序发送上一个报文的系统时间。

记录这个时间,可以用来判断是否应当发出下一个ARP请求。如果当前系统时间减去last超过500毫秒,则发出下一个ARP请求。

int sent;

程序发送的ARP报文数量。

每次在发送ARP报文之后递加。

int brd_sent;

程序广播的ARP报文数量。

每次在发送ARP报文之后,如果ARP报文是广播报文,则递加。

int received;

程序接受的ARP报文数量。

每次在接受到正确的ARP报文之后,递加。

int brd_recv;

程序接受的ARP广播报文数量。

每次在接受到正确的ARP报文之后,如果报文不是单播报文则递加。

int req_recv;

程序接受到ARP请求报文数量。

每次在接受到正确的ARP报文之后,如果报文是ARP请求报文则递加。


本文章欢迎转载,请保留原始博客链接http://blog.csdn.net/fsdev/article

读书人网 >互联网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