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存分配与回收
?
一、垃圾收集算法1、最常见的判断对象是否存活的方法有引用计数法和根搜索算法。
(1)?引用计数法中,每一个对象都有一个引用计数器,当它被引用时,计数器+1,当一个引用释放时,计数器的值-1。引用计数法的特点是简单、高效,但是它解决不了对象间互相引用的问题。
(2)?根搜索算法:从根集合出发,根据引用关系,不断地往下搜索。搜索路径就构成了引用链,在引用链上的对象都是存活对象。而根集合通过引用链到达不了的对象(从图论的角度看,即是不可达的对象),就是不会再被使用的对象,可以被回收。
根集合包含的范围有:
① 虚拟机栈中的引用对象(栈帧中的本地变量表)。
② 方法区中的常量池中的引用对象(包括类静态属性引用对象、常量属性引用对象)。
③ 本地方法栈中引用的对象。
?
2、垃圾收集算法
将内存划分为同样大小的两份,每一次都只使用其中的一块内存,进行垃圾回收时,将该内存中存活的对象复制到另一块备用内存中,然后清除该块内存,作为下次垃圾回收时的备用内存。
? ? 每一次垃圾回收时,先将非存活对象标记,然后将这些非存活对象从内存中清除。此方法会产生空间碎片。
? ? 该方法在标记-清除的基础上,增加了整理步骤。每一次垃圾回收时,先将非存活对象标记,然后将这些对象从内存中清除,最后再将存活对象向内存的一端移动。避免产生大量的空间碎片。
?
?
二、Java虚拟机规范中内存区域划分
1、在Java虚拟机规范中,将内存区域划分为:
① Java虚拟机栈
每一个线程都在该区域创建一个栈,栈中包含栈帧(一般的,一个方法对应一个栈帧),栈帧中包含了本地变量表、操作数栈、动态链接,其他栈帧信息等。
② 本地方法栈
本地方法栈与Java虚拟机栈类似,在Sun?Spot的虚拟机实现中,该区域与Java虚拟机栈合并在一起。
③ 方法区
方法区中存放了与类有关的信息,比如类的名字,全限定名,继承的父类,实现的接口,属性等。
④ 程序计数器
指示当前执行的和下一条要执行的指令的位置。(字节码流中字节的相对偏移量)。
⑤ 堆
实例化的对象都是放在这个区域。进行垃圾回收的主要区域。
2、Sun?Spot的虚拟机实现中,堆中区域细分
?
三、垃圾收集器
1、新生代上的垃圾收集器
2、老年代上的垃圾收集器
?
四、内存分配与回收策略
简要介绍几种基本的内存分配与回收策略。
在程序运行时,大部分对象都是朝生夕死的。将新创建的对象存放在新生代的Eden区域,那些存活期短的对象很快就可以被回收掉,有利于快速、高效地回收利用有限的内存。
将大对象(比如说大数组)直接分配在老年代,是考虑到如果大对象分配在新生代而此时对象的存活期较长,那么新生代收集器采取复制算法进行垃圾回收时,复制大对象的成本将会很高(显然大对象的复制时间会比较长)。
某一个对象在每一次执行Minor?GC(新生代垃圾回收)都能存活下来,即这个对象的存活时间比较长,那么在每一次Minor?GC时它都会从From?Survivor复制到To?Survivor,为了避免长期存活的对象一次次的被复制,JVM采取的策略是在每一次Minor?GC后存活下来的对象的年龄就增加一岁,当它的年龄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被晋升到老年代中。
为了更好地适应不同程序的运行,虚拟机并不总是要求对象存活年龄达到某一阈值才晋升到老年代中。动态对象年龄判定策略指的是:当Survivor区域中某一年龄的所有对象占Survivor区域的一半以上时,该年龄以及该年龄以上的对象将直接晋升到老年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