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且行且走(八月21日)

发布时间: 2012-10-13 11:38:17 作者: rapoo

且行且走(8月21日)

今天,去参观期待已久的布达拉宫。

住进布达拉宫

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昨天凌晨4:30去布宫排队拿预约,拉萨经常下夜雨,去得早,人少,正好可以在屋檐下躲雨。快到8点开始拿预约时,听兵哥哥说:拿预约可能要学生证,无奈之下,只好赶紧打的回住处拿学生证,到后来才知道拿预约时只要身份证,到第二天凭预约进到布宫,正式买票时才用到学生证,可恶的兵哥哥,我来回的打的费啊! 布宫是拉萨唯一可以用到学生票的景点,好好珍惜,其它景点就乖乖买全票吧!这个时候就会特别羡慕藏族同胞,因为所有景点对藏民都是免费的。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各种逃票了,你可以混在藏民中进去,但我们跟藏民区别太大,黑黑的皮肤,红红的脸蛋你有么?人家一眼就区分出来呢!个人认为最哲蚌寺,色拉寺的票好逃,因给他们两不在市中心,依山而建,我们可以翻墙进去,反正我就是这么进去的。大昭寺在傍晚时分你可以试试逃票,大昭寺的后门非常隐秘,淹没在八廓街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了,你可以试试从后门进去。不要多想,大昭寺我是买票进去的。布宫逃票,Are you kidding me?

布宫旺季门票200元/人,学生票100元/人

布达拉宫是拉萨的封面,也是西藏的封面,谈论风景,无论如何得从布达拉宫说起,谁都不能免俗。

布达拉宫位于拉萨河谷中心海拔3700米的红色山峰玛布日山上,占地总面积36万余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3万余平方米,主楼高117米,共13层,全部为石木结构,是当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宫殿式建筑群,是藏族古建筑艺术的精华,更是藏民族的象征,1994年12月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布达拉”梵语意为佛教圣地“普陀”的音译,表示观音持航以普渡众生。布达拉宫始建于吐蕃王朝松赞干布时期,松赞干布与唐联姻,为迎娶文成公主,在此首建宫室,当时称“红山宫”。8世纪毁于雷击,9世纪后随着吐蕃王朝的没落而逐渐毁弃。在公元17世纪,五世达赖喇嘛在红山宫的旧址上重新修建了宏伟的宫殿,称“布达拉宫”。此后这里一直作为达赖喇嘛的冬宫及西藏政治和宗教的中心。

布达拉宫分为两大部分:红宫和白宫。居中央的是红宫,主要用于宗教事务;红宫的东侧是白宫,是达赖喇嘛生活起居和政治活动的场所。

且行且走(八月21日)

这是从布宫巍峨的大门进到院内拍的,红宫,白宫很明显

沿着“之”字形的石阶拾级而上至彭措多大门,经过幽暗弯曲的走廊,就进入宽阔的东平台——德阳夏,意为“东欢乐的广场”。过去每逢喜庆节日,总要再次举行跳神和歌舞表演。有东平台扶梯直上即为上楼去各殿的松格廊廊道,廊道内雕梁画栋,满布壁画。

且行且走(八月21日)

“之”字路

且行且走(八月21日)

东平台——德阳夏,忽略我吧!从后面的那个台阶拾级而上,就进入白宫,也是正式查票的地方,所以你免费拿一个预约的话,一直可以到这里。从这里进去后就慢慢欣赏吧,走马观花很快会出来,因为布达拉宫对游客开放了四分之一不到。

布达拉宫有一个特点,就是在每一座殿堂的四壁和走廊里,几乎都绘有壁画。

红宫是五世达赖圆寂后修建的,主体为达赖喇嘛的灵塔殿和佛殿,是供奉佛像和举行宗教仪式并安放有前世达赖遗体的灵塔,还珍藏了大量佛像,壁画,藏经册印,古玩珠宝,法器,供器。内环绕正殿共有八大祭堂,每一祭堂各有一座灵塔,前面已经说过由于布达拉宫是由五世达赖重建的,所以存放有五世,七世至十三世达赖的灵塔。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由于一些历史原因布达拉宫并没有他的灵塔,后面会详细说。现在在世就是十四世达赖丹

增嘉措,十四世想必大家如雷贯耳,2008年3月,达赖集团煽动制造了拉萨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打死、烧死无辜群众18人,烧毁商铺1300多个。不久,又出面煽动破坏奥运火炬在国外的传递。。十四世于1959年就叛逃印度,到目前为止已经在印度生活了50几年。1935年出生的他,到现在已经77岁高龄了。敏感话题,咱们就不讨论了。布达拉宫的8座灵塔,其中以五世和十三世达赖喇嘛的灵塔最为奢华。五世达赖的灵塔塔身全部用金皮包镶,耗用了黄金11万两,也许大家对11万两没什么概念,那我就换算成现在的单位,也就是耗用了黄金3721公斤。通体饰以珠宝玉石镶嵌的各种图案。据说有上百万颗宝石。看的我眼都直了,最让我惊讶是成堆的信徒捐赠的一毛钱纸币,还有来自世界各国信徒捐赠的各国的纸币。

十三世达赖的金灵塔,包塔的黄金更大大的超过了五世达赖的灵塔,珍藏着一个用20多万颗珍珠串成的珍珠塔。这两位达赖之所以受此礼遇,缘由他们执政时间最长,政绩斐然。而九世至十二世达赖还没把自己的势力巩固起来,就已作为当时僧俗贵族争权夺利的牺牲品而暴亡于宫中。

达赖九世名隆朵嘉措,只活了十一岁。达赖十世名楚臣嘉措(1816~1837),只活了二十二岁。达赖十一世名凯珠嘉措(1838~1855),只活了十八岁。达赖十二世名成烈嘉措(1856~1875),只活了二十岁。他们都短命而死,是因为当时清朝政府已日趋腐败,驻藏大臣多老朽昏庸,西藏农奴主之间的争权夺利斗争逐渐激化,故这几世达赖都作了西藏大农奴主争权夺利的牺牲品。

从布宫出来后,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好多黄金和宝石啊”!

且行且走(八月21日)

且行且走(八月21日)

布达拉宫出来后,回旅社休息一会,下午跟一位驴友一起去色拉寺看辩经。

说起这位跟我一起去色拉寺的驴友,我打心底佩服他,一个人徒步走川藏线,走了一个月零八天,听了他的经历,两个字“惊险”,徒步看到的美景不是我们坐火车所能比拟的,但听到他遇到打劫的,跟藏民打架,看到他满身的伤疤,真的为他当时的情况捏了一把汗。

也许是他徒步过程中被晒的够黑,长的也比较粗犷,竟然跟在藏民后面混进了色拉寺,而我被拦住了,我觉得我够黑啊,事后总结才发现是挂在胸前的墨镜出卖了自己,人家一看就是游客。色拉寺门票50元,可恶的是,当时没带钱,无奈之下,只好绕着色拉寺转一圈,看有没偏门可以进,最后在三位藏族小孩的帮助下,翻墙进了色拉寺,罪过,罪过啊,看来又要去转一遍经筒,来消除我的这层罪孽。

色拉寺辩经非常著名,除星期天休息外,一般都是周一到周六下午三点开始。

且行且走(八月21日)

带我翻墙的藏族小孩。

且行且走(八月21日)

且行且走(八月21日)

辩经是佛学用语,是对佛教理论的辩论。即出家人学习佛经后,为了加强对佛经的真正理解,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交流所学心得和所悟佛法,就如我们的学术讨论。它是喇嘛学习佛经的一种方式。

初看辩经,都会被喇嘛的一些夸张的肢体动作所吸引,大家不要觉得可笑,其实这每一个动作都是有意义的。比如“右手向后高扬起,与左手相拍发出清脆的响声,然后将右手向下伸向对方后拉起”这个动作,高扬的右手说明文殊智慧就在身后,二手相击,有三层意思:一是一个巴掌拍不响,预示世间一切都是众缘合和的产物;二是掌声代表无常,一切都稍纵即逝;三是清脆的掌声可以击醒你心中的慈悲与智慧,驱走你的恶念。右手向下后又拉回,是希望通过自己内心的善念和智慧,把在苦难中的众生解救出来。喇嘛每一个提问前都要先说一个“底”,那一声“底”相当于开启智慧,因为在佛教中文殊菩萨是智慧的象征,而他的心咒是“嗡阿热巴杂拉底”,“底”音可祈请心中的文殊菩萨,开启认得智慧。

且行且走(八月21日)

喇嘛们在辩经,可有的游客却跑到辩经场去拍照。个人觉得在旁边拍拍照就可以了,不要打扰喇嘛们讨论学术。虽然近几年来有人认为色拉寺的辩经有作秀嫌疑,但我们不应该去打扰,静静地在一旁观看就可以,感谢他们给我们带来精彩绝伦的佛经讨论。

且行且走(八月21日)

且行且走(八月21日)

他太专注了,以至于吸引了所有游客的目光。

且行且走(八月21日)

色拉寺的后山上有天葬台,不过一般看不到。

想看天葬的驴友,可以去墨竹工卡县境内的直贡提寺观看。世界上最著名的三个天葬台:一个是在印度的斯哇采天葬台,另外就是直贡提寺天葬台和桑耶寺的天葬台,直贡是世界第二大天葬台。一位老导游劝我们不要去看,因为不仅可怕,而且看完后,你就会觉得人生其实也就那么一回事,生老病死,不要把人生看得太透。

在拉萨到直贡提寺可以坐班车,在东郊汽车站,搭乘去直贡曲的班车。拉萨到扎雪的车票是25元,到直贡曲后包车上山150元左右。虽然花钱少,但很花时间。另一种方法就是包车过去,贵但节省时间。

读书人网 >其他相关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