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JVM并发看CPU内存指令重排序(Memory Reordering)
?
从图中可以看到,这是一台配备双CPU的计算机,cache 按地址被分成了两块 cache banks,分别是?cache bank0 和 cachebank1。
理想的内存访问指令顺序:
1,CPU0往?cache address 0×12345000 写入一个数字 1。因为address 0×12345000是偶数,所以值被写入 bank0.
2,CPU1读取 bank0 address0×12345000 的值,即数字1。
3,CPU0往 cache 地址 0×12345100 ?写入一个数字 2。因为address 0×12345100是奇数,所以值被写入 bank1.
4,CPU1读取 bank1 address?0×12345100 的值,即数字2。
重排序后的内存访问指令顺序:
1,CPU0 准备往 bank0 address 0×12345000 写入数字 1。
2,CPU0检查 bank0 的可用性。发现 bank0 处于 busy 状态。
3, CPU0 为了防止 cache等待,发挥最大效能,将内存访问指令重排序。即先执行后面的 bank1address 0×12345100 数字2的写入请求。
4,CPU0检查 bank1 可用性,发现bank1处于 idle 状态。
5,CPU0 将数字2写入 bank 1 address 0×12345100。
6,CPU1来读取 ?0×12345000,未读到 数字1,出错。
7, CPU0 继续检查 bank0 的可用性,发现这次?bank0 可用了,然后将数字1写入 0×12345000。
8, CPU1 读取 0×12345100,读到数字2,正确。
从上述触发步骤中,可以看到第 3 步发生了指令重排序,并导致第 6步读到错误的数据。
通过对指令重排,CPU可以获得更快地响应速度,但也给编写并发程序的程序员带来了诸多挑战。
内存屏障是用来防止CPU出现指令重排序的利器之一。
通过这个实例,不知道你对指令重排理解了没有?
从图中,可以看到,X86仅在 Stores after loads 和 Incoherent instruction cache pipeline 中会触发重排。
Stores after loads的含义是在对同一个地址进行读写操作时,写入在读取后面,允许重排序。即满足弱一致性(Weak Consistency),这是最可被接受的类型,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Incoherent instruction cache pipeline是跟JIT相关的类型,作用是在执行?self-modifying code 时预防JIT没有flush指令缓存。我不知道该类型跟指令排序有什么关系,既然不在本文涉及范围内,就不做深入探讨了。
?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http://kenwublog.com/illustrate-memory-reordering-in-cpu
参考资料
http://kenwublog.com/docs/memory.barrier.ppt
http://kenwublog.com/docs/memory.model.instruction.reordering.and.store.atomicity.pdf
http://kenwublog.com/docs/memory.ordering.in.modern.microprocessor.pdf
http://en.wikipedia.org/wiki/Memory_ordering
http://en.wikipedia.org/wiki/Memory_Ban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