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互联网络的回归6:曹操与雇佣兵的故事

发布时间: 2013-01-26 13:47:03 作者: rapoo

互联网的回归6:曹操与雇佣兵的故事

曹操想要攻打徐州,但是没有士兵,于是他希望外包给第三方机构(雇佣兵)来操作这件事。

第一幕:

雇佣兵根据曹操制定的战略方针和打法,开始攻城掠地。因为战事不断改变,战术也在不断调整,最终艰难的攻下了徐州各郡。结帐时,雇佣兵因死伤过多,投入过多,要求更多的费用,曹操不干了,于是曹操与雇佣兵开打了。

第二幕:

雇佣兵接下了曹操攻打徐州的任务,但是希望战术由雇佣兵自己制定,曹操审批。经过对徐州各城的兵力分布,城墙状况,将帅性格分析等,制定了一系列策略。最终攻下了徐州各郡。攻下后,曹操发现徐州已经惨不忍睹,打的什么都没了。于是双方开始扯皮。“我打徐州是因为这个地方好,想靠徐州发展农业呢,你打成这样,地都坏光了,我要来干嘛?”“……”

第三幕:

雇佣兵在开打前,问了曹操的对接人许褚,曹操为啥要打徐州。许褚告诉他曹操看重了徐州地好,想搞过来大力发展农业。雇佣兵告诉许褚那这个打法有问题,得换种方式才能保住土地。但是许褚他没权力改变计划,打下来再说吧。于是又发生了第二幕的情形。

第四幕:

因为雇佣兵不愿意跟许褚妥协,争吵起来,曹操没办法,换了郭嘉来协商,郭嘉觉得有道理,跟曹操协商了战术事务。经过大量分析和部署,攻城掠寨,漂亮的打下了徐州,并保住了人口与土地。过了一年,曹操非常郁闷,因为徐州没有想象的那么好,农业发展的不顺利,当年打徐州真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第五幕:

曹操想打徐州,告诉雇佣兵是因为徐州地好,想搞过来大力发展农业。这个雇佣兵了解了各区域情况后,告诉曹操,徐州这块地并不是很好,青州地更好,离曹操的基地兖州又近,兵力也薄弱。还是打青州好。于是最终曹操以低成本取得了青州。并且农业大发展。

终幕:

曹操想打徐州,告诉雇佣兵是因为徐州地好,想搞过来大力发展农业。雇佣兵问曹操为什么要发展农业。曹操说他粮草有问题,一直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雇佣兵经过了全方位的分析以后,告诉曹操,如果想通过攻打徐州,或者攻打其他任何地方来解决粮草问题都不是最优选择。因为攻城本身就是非常消耗成本的工作,而且根据现在的诸侯实力来说,攻打别人,不但可能血本无归,还可能让自己的老本营也丢了,最后得不偿失。雇佣兵建议曹操可以实行屯田制,先从最简单,最低成本,最高效的方式解决粮草问题。等兵力和粮草都解决了,然后再夺取天下。曹操听取意见,国力大增,最终徐州不战而降。

总结:

1. 雇佣兵的层次很重要

2. 愿意听取建议并愿意并喜欢与雇佣兵竭诚合作的领袖很重要

3. 给雇佣兵第一手资料很重要,更多的给出原因和理由,而不是一味的只要成果(并且这个成果只是片面的决断)

4. 战术之前先想好战略,战略之前先想好目标

5. 攻城不一定是最好的策略,更不是唯一的策略

读书人网 >互联网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