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Java JUC之Atomic系列12大类范例讲解和

发布时间: 2013-02-24 17:58:56 作者: rapoo

Java JUC之Atomic系列12大类实例讲解和原理分解

在java6以后我们不但接触到了Lock相关的锁,也接触到了很多更加乐观的原子修改操作,也就是在修改时我们只需要保证它的那个瞬间是安全的即可,经过相应的包装后可以再处理对象的并发修改,以及并发中的ABA问题,本文讲述Atomic系列的类的实现以及使用方法,其中包含:

基本类:AtomicInteger、AtomicLong、AtomicBoolean;

引用类型:AtomicReference、AtomicReference的ABA实例、AtomicStampedRerence、AtomicMarkableReference;

数组类型:AtomicIntegerArray、AtomicLongArray、AtomicReferenceArray

属性原子修改器(Updater):AtomicIntegerFieldUpdater、AtomicLongFieldUpdater、AtomicReferenceFieldUpdater

看到这么多类,你是否觉得很困惑,其实没什么,因为你只需要看懂一个,其余的方法和使用都是大同小异的,相关的类会介绍他们之间的区别在哪里,在使用中需要注意的地方即可。

在使用Atomic系列前,我们需要先知道一个东西就是Unsafe类,全名为:sun.misc.Unsafe,这个类包含了大量的对C代码的操作,包括很多直接内存分配以及原子操作的调用,而它之所以标记为非安全的,是告诉你这个里面大量的方法调用都会存在安全隐患,需要小心使用,否则会导致严重的后果,例如在通过unsafe分配内存的时候,如果自己指定某些区域可能会导致一些类似C++一样的指针越界到其他进程的问题,不过它的具体使用并不是本文的重点,本文重点是Atomic系列的内容大多会基于unsafe类中的以下几个本地方法来操作:

对象的引用进行对比后交换,交换成功返回true,交换失败返回false,这个交换过程完全是原子的,在CPU上计算完结果后,都会对比内存的结果是否还是原先的值,若不是,则认为不能替换,因为变量是volatile类型所以最终写入的数据会被其他线程看到,所以一个线程修改成功后,其他线程就发现自己修改失败了。

参数1:对象所在的类本身的对象(一般这里是对一个对象的属性做修改,才会出现并发,所以该对象所存在的类也是有一个对象的)

参数2:这个属性在这个对象里面的相对便宜量位置,其实对比时是对比内存单元,所以需要属性的起始位置,而引用就是修改引用地址(根据OS、VM位数和参数配置决定宽度一般是4-8个字节),int就是修改相关的4个字节,而long就是修改相关的8个字节。

获取偏移量也是通过unsafe的一个方法:objectFieldOffset(Fieldfield)来获取属性在对象中的偏移量;静态变量需要通过:staticFieldOffset(Field field)获取,调用的总方法是:fieldOffset(Fieldfield)

参数3:修改的引用的原始值,用于对比原来的引用和要修改的目标是否一致。

参数4:修改的目标值,要将数据修改成什么。

static class A {    volatile String stringValue = "abc";}AtomicReferenceFieldUpdater <A ,String>ATOMIC_REFERENCE_FIELD_UPDATER = AtomicReferenceFieldUpdater.newUpdater(A.class, String.class, "stringValue");


可以看到,这里传递的参数增加了一个属性的类型,因为引用的是一个对象,对象本身也有一个类型。




读书人网 >编程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