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Google 极客途软件开发团队的不良行为

发布时间: 2013-03-21 10:08:17 作者: rapoo

Google 极客谈软件开发团队的不良行为

Google 极客途软件开发团队的不良行为

开发团队是一个整体,稳定的、沟通无碍的团队文化非常重要。好的文化氛围应该包括基于共识决策的开发模式、高质量的代码、代码审查,以及能让人放心尝试新事物或者快速失败的环境。Brian和Ben是Google的两位开发主管,他们在“极客与团队”中列举了软件开发团队的典型不良行为,提醒开发者时刻保持警惕,并提出了一些实际的解决办法。

Brian和Ben指出,团队的注意力和专注力是最容易受到威胁的。团队规模越大,编写软件和解决有趣问题的能力就越强—不过这种能力毕竟是有极限 的。要是你不去主动保护它们,很容易就会被害群之马引入歧途。团队最终会争论不休,变得心烦意乱、身心疲惫。所有人都会把注意力和专注力放到那些编写优秀 软件以外的事情上去。

根据我们的经验,很少会有人故意干坏事(也就是存心捣乱的那种)。我们管这种行为叫作“钓鱼”,通常无视这种人就可以了。而大多数人在行为出格的时候,要么是没有意识到自己过分了,要么就是根本不在乎别人的感受。无知和冷漠其实比蓄意更严重。

他们列举了一些典型的不良行为。第一条就是不尊重别人的时间 ,总会有一些人搞不清楚项目的状况,他们的危害通常是浪费团队的时间。他们宁可不断地拿那些很容易就能找到答案的问题去骚扰整个团队,也不愿意自己花点时间去读一读最基本的项目文档、任务宗旨、FAQ,或是最近的邮件讨论。 这里有一个现实当中的例子:

我们在Subversion项目里就曾经碰到过这样一个人,他把开发主论坛当成了自己每天报流水账的地方。查理实际上没有 贡献什么代码,但他每隔两三个小时就会发布自己最新的异想天开。这样就无可避免地产生了很多回复,去解释为什么他的想法是不正确的,不可能的,已经在开发 中了,之前已经讨论过了,或者是已经有文档记录了等。更糟糕的是,查理甚至开始回答那些临时用户的问题,而且都答错了。这样,我们的核心成员只好不断地去 更正他的回复。过了好久我们才反应过来,这位和蔼可亲的热心人其实是好心办坏事,大家被他牵扯了太多的精力。

第二条是自负,这里“自负”可能不是最恰当的词,Brian和Ben想要表达的是那种无法接受多数人决议,无法 倾听和尊重其他观点,以及不愿作出妥协的人。这种人常常会重新挑起些早就已经结束(并且保留在邮件存档里)的讨论,仅仅是因为当时她不在场。这种人不肯去 读存档,也压根不想去思考,她只会要求为了自己重启争论。她常常会就项目的前途作出极端的评价,声称除非按照她的思路走,否则失败就在眼前。

过分索求是另外一种不良行为。每当有陌生人跟你要求做什么的时候,一定要提高警惕。这样的人把所有的精力都用来抱怨软件功能不足,却不愿意自己动手作点贡献。有时候等天上掉馅饼的心态会演变成过激行为。在运营Google的项目托管服务时,Brian和Ben就遇到过这样的例子:

当时有一个项目作者要求我们封掉一个用户,因为他的所作所为实在是太讨厌了。这是一个开源的电视游戏模拟器项目,而这个用 户最喜欢的游戏却无法在上面正常运行,于是他在问题跟踪系统里提交了一个口气相当粗鲁的bug报告。开发人员礼貌地解释了那个游戏跑不起来的原因,还告诉 他相当一段时间里可能都没办法修复那个问题,结果那个人接受不了,每天都来骚扰开发人员。他不断地提交同样的bug报告,里面充斥着各种不满,还在其他 bug报告里评论说拒绝修复他的问题的程序员是个“蠢货”。尽管项目人员和Google管理员屡次警告,他的用词却反而越来越不堪。不管我们怎么努力去消除他的这种破坏性行为,他就是冥顽不灵,万般无奈之下,我们只好祭出最后一招—彻底把他封掉了。

除此之外,还有两种行为需要警惕:

读书人网 >移动开发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