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分页展示该休矣

发布时间: 2013-04-02 12:35:26 作者: rapoo

分页显示该休矣

当你有很多东西要显示给用户、而且内容多得远非一个屏幕可以放得下的时候,你会怎么办?很自然,你会想到分页。

分页展示该休矣

在2007年,Vitaly Friedman写了一篇文章叫“Pagination Gallery: ExamplesAnd Good Practices”(分页艺术馆:样例赏析以及好的做法)。他在这篇文章里罗列了现实世界里的很多例子,在这里我就不再赘述了。如果你看过一种分页方案,其实你也就看过了所有的方案。因为在过去5年的时间里,分页技术没有太多实质的变化(或者说根本就没有变化)。

当你有10个、50个、100个、甚至几百个条目要显示的时候,我能够理解你要使用分页技术。但是,如果说你有几千个条目要分页,那就见鬼了——谁会去访问3810页里的第964页?实际上,人们在一段合理长度的时间里能够阅读和处理的信息是很有限的。那么,你把这么多内容分页显示给他们又有什么意义呢?

一旦你有几千条信息,你要解决的不是分页问题,而是搜索和过滤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给用户展示成百上千条信息?你想达到什么目的?在理想情况下,每次搜索都应该只返回一个结果——那个结果就是你真正想要找的东西,并且在一页之内就能完全显示。

分页展示该休矣

但也许你不是很确定你要找什么:也许你想得到很多观点和资源来做参考,或者在几个相似的东西之间进行一番比较。这很正常!但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呈现100条左右的信息也应该绰绰有余了。你自然还得使用合理的方法给它们排序,以使最匹配的条目显示在越靠近页面顶部的位置。

一旦你挑选了一个密切相关的结果子集、并且选择了一种合理的排序方法,你究竟还要不要分页显示呢?试试一种所谓的无穷分页法如何?也就是当用户看到页面底部的时候动态地加载更多的内容,像下面这段视频展示的那样:

译者注:这段视频的网址是:http://www.youtube.com/watch?v=bwzBCm2oSuw。

分页展示该休矣

这并不像“去元音化”那样是一种古怪的做法。事实上,Twitter的时间线和Google的图片搜索服务都使用了相似的无穷分页法。他们要么在用户将页面滚动到底部的时候自动加载更多的内容,要么在页面底部放置一个“显示更多结果”的按钮(用户只要一按就会有更多的内容呈现出来)。

译者注:互联网令人称道之处在于,人们无论想什么就能说什么。当然,这也是互联网的一个遭人诟病的缺陷,因为博客和其他在线论坛上的评论有时让人气愤不已,更别提充斥着仇恨和淫秽的语言了。如何在毫无约束的放纵和令人窒息的监管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有些人已开始轻松化解这个问题——将元音从单词中删除,这一过程称为“去元音化”(disemvoweling)。元音被删除的文字就不那么令人厌恶了,而且其他读者仍可以读懂它的意思。这项修辞术还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全球范围内的“2008年度50项最佳发明”之一。

分页还是一种摩擦阻力。你有没有见过这样的论坛:在那里,你希望其他人在回复之前拼命读完整整4页的内容?好吧,如果进入“下一页”的按钮不是那么小得可怜的话,或者更好的情况,“下一页”按钮根本就不存在(因为那个论坛使用了无穷分页法),有些人也许会有耐心读完所有的内容。如果我们想让用户做更多的事情,我们就应该积极为他们消除阻力。

我并不是建议大家把所有传统的分页方法都替换成无穷分页法。但作为软件开发者,我们应该避免没头没脑地生成一个包含有成千上万个条目的列表,然后用“一刀切”的方法把它们分页显示出来。这把所有的负担都扔给了用户。这是不合理的!记住,我们发明电脑是为了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轻松,而不是变得更艰难。

如果你明白了这些,那接下去就有一个“平衡”的问题,正如Google的研究报告所述:

根据测验结果表明,用户对于搜索结果更喜欢“一页显示全部”的风格,而不是把内容生硬地分成很多页、每页只显示其中一部分的方式。

有趣的是,那些不喜欢“一页显示全部”的用户给出的原因是,他们担心因此会引起长时间的延迟(举例来说,假设页面里包含有很多图片,那么完整显示一页内容所需的载入时间必然会长一点)。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我们知道用户对缓慢的速度会很介意。因此,尽管用户普遍喜欢“一页显示全部”的风格,但网站管理员还是很有必要在这种用户偏好与网页载入时间以及整体用户体验之间做出适当的平衡。

传统的分页方法对于用户来说不是特别友好,但无穷分页法也不是完美无瑕的——它也有自身的缺点和陷阱:

读书人网 >其他相关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