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菜鸟到测试架构师:一个测试工程师的成长日记
《从菜鸟到测试架构师:一个测试工程师的成长日记》基本信息作者: 《从菜鸟到测试架构师》编委会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ISBN:9787121193958上架时间:2013-3-29出版日期:2013 年4月开本:16开页码:396版次:1-1所属分类:计算机 > 电子商务与计算机文化 > 综合计算机 > 软件与程序设计 > 综合 > 高级程序语言设计
更多关于 》》》《从菜鸟到测试架构师:一个测试工程师的成长日记》内容简介计算机书籍 《从菜鸟到测试架构师:一个测试工程师的成长日记》以新人小艾为主角,从小艾的视角出发展开讨论。小艾是一位新入职的菜鸟测试工作者,他面对着测试这一未知的领域,在导师的悉心栽培和指导下走进了测试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他经历了测试的各个方面和阶段,积攒下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经过各种学习和历练,终于成长为一名测试架构师。小艾的成长经历贯穿了测试的各个领域,理论与实践并重,将测试以一个完整的体系展现给读者。 《从菜鸟到测试架构师:一个测试工程师的成长日记》在内容编排上力求理论联系实际,每一个章节都通过小艾的学习工作过程展开讨论,通过实践进行理论提炼。在各个章节的结尾,以小艾学习笔记的方式总结论述该章节,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测试理论及方法。 《从菜鸟到测试架构师:一个测试工程师的成长日记》适合从事软件测试及软件质量管理的工程人员、企业it主管,以及高校软件测试、软件质量及其他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教师和学生阅读。 希望本书能够帮助读者形成测试理论及体系认识,帮助测试工作者更好地展开测试工作。目录《从菜鸟到测试架构师:一个测试工程师的成长日记》第1章 上班第一天,新人培训11.1 测试专家的第一步11.1.1 我是菜鸟11.1.2 苦练基本功41.1.3 培养专业技能91.2 开发团队做的远不仅是开发131.2.1 术业有专攻131.2.2 好软件由测试决定171.2.3 测试也有大学问181.3 从专家到高手251.3.1 像外行一样思考,像专家一样实践261.3.2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281.3.3 从拿来主义到创新311.3.4 测试的广度和深度321.3.5 无招胜有招331.4 职业生涯的考虑——技术还是管理351.4.1 测试工程师的技术发展路线351.4.2 与人打交道——管理测试团队371.5 学习笔记——测试入门之小艾观38.第2章 万事开头难:软件从安装开始392.1 软件,是装出来的402.1.1 安装测试概念解读402.1.2 测试之初体验——一份手册,n台机器,一堆软件412.2 全面撒网,重点排查432.2.1 选择测试配置432.2.2 找出测试场景462.2.3 组合出测试用例482.3 安装测试质量之大观482.3.1 产品安装492.3.2 产品卸载522.4 客户的圣经——用户手册验证532.4.1 一般验证方法542.4.2 文档审阅流程542.5 引进先进设备——安装自动化测试552.5.1 效率的提高从自动化开始552.5.2 自动化测试的实现562.6 学习笔记——安装测试之小艾观60参考资料:60第3章 发现新方法:快速分发新的测试版本613.1 构建的过程623.1.1 构建原材料的管理——代码的管理633.1.2 构建的环境653.1.3 整体构建和部分构建673.1.4 自动化的构建693.1.5 模拟翻译构建703.1.6 构建的范围和频率713.2 构建测试(build verification test bvt)733.2.1 构建测试的配置(bvt configuration)753.2.2 构建测试的用例(bvt scenarios)753.2.3 自动化的构建测试763.2.4 构建测试的环境再利用763.3 静态测试773.3.1 静态测试的作用及环境783.3.2 自动化的静态测试783.3.3 静态测试的频率793.4 不间断的构建与测试(continuous integration)793.5 学习笔记——小艾的构建测试观80参考资料:81第4章 把缺陷扼杀在摇篮里:开发人员的测试824.1 怪物来自缺陷,开发人员也需要做测试824.1.1 深入摇篮内部834.1.2 吃一堑长一智,走出单元测试的误区844.1.3 潘多拉盒子出来怪物——开发人员眼中的测试894.2 单元测试测点啥,怎么测914.2.1 摇篮有多大——单元测试的范围914.2.2 有规范、有步骤地捉虫子——单元测试的流程924.2.3 来一套杀虫装备:单元测试的工具944.2.4 单元测试够不够,我来把把关994.3 测试还能驱动开发(tdd)1014.3.1 什么是测试驱动开发,测试驱动的工作流程1024.3.2 测试驱动开发好处多1054.4 学习笔记——单元测试之小艾观107参考资料:108第5章 黑色盒子:打着手电抓虫子1105.1 黑色的盒子里面有什么1105.1.1 小艾的功能测试第一课——准备手电1115.1.2 导师对功能测试的深入浅出的解读1175.1.3 参与实际测试执行,编写自动化测试脚本1305.1.4 找到了第一条虫子1325.1.5 手记——执行高手1335.2 如何把黑盒子分块1345.2.1 如何精准找寻某一种虫子——分而治之1365.2.2 客户的反馈——虫子依然存在吗1365.3 对黑盒子的全方位照明1375.3.1 找到了小盒子间的虫子——合而治之1375.3.2 手记——策略高手1395.4 功能测试之百种变身1415.4.1 回归测试1415.4.2 客户化环境下的测试1425.4.3 随机测试(adhoc test)1435.4.4 可访问性的测试(accessibility test)1445.4.5 全球化测试(globalization test)1445.4.6 其他之林林总总1455.5 学习笔记——功能测试之小艾观146参考资料:147第6章 大促带来的灾难:究竟能支撑多少访问量1486.1 洪水般的访问量——初识性能测试1486.1.1 一旦宕机,流失的就是白花花的营业额1486.1.2 假如我是甲方——关于性能客户都关注些什么1496.2 让访问来得更猛烈些吧——模拟客户的访问行为1516.2.1 更真实更高效的模拟——自动化的性能测试1516.2.2 春节大促——压力测试1536.2.3 日常的访问量——正常的响应时间1556.2.4 保证长时间的稳定运营——可靠性测试1566.2.5 客户的成长不比产品慢: 想象不到的数据量——可扩展性测试1576.2.6 摸爬滚打过来还得挨一刀——产品经历性能测试1586.3 像fbi那样缜密——全面监视系统的一举一动1676.3.1 操作系统的监视1696.3.2 应用服务器的监视1706.3.3 数据库的监视1716.4 大海捞针也要讲究策略——性能问题的分析定位1796.4.1 磨刀不误砍柴功——了解性能问题定位的一般策略1806.4.2 越忙越乱——高并发访问量下的出错率1826.4.3 越跑越慢——吞吐量下降问题1856.4.4 穿了小两号的鞋——通过参数调优能解决的问题1876.5 学习笔记——性能测试之小艾观189参考资料:189第7章 更新换代,重装上阵1917.1 永葆青春活力——迁移1917.1.1 企业级应用架构1927.1.2 企业级应用迁移内容及主要步骤1947.1.3 企业级应用迁移中客户关注的问题1967.2 迁移测试1967.2.1 垂直迁移测试方法(vmtm)1977.2.2 水平迁移测试方法(hmtm)2037.2.3 其他迁移测试内容2077.3 迁移测试的计划和实践2087.3.1 如何选择迁移测试平台组合和测试用例2097.3.2 迁移测试的一个具体场景2127.4 学习笔记——迁移测试之小艾观214参考资料:214第8章 假如我是客户:面目全非脚与还我漂漂拳2158.1 其实,我是一个演员——如何扮演客户2168.1.1 我知道,我不知道:只知道客户能够知道的2168.1.2 我做,我不做:做客户会做的2188.1.3 我想,我继续想:客户会怎么想2218.2 面目全非脚——狠下心来改产品2228.2.1 第一脚,学会开发2228.2.2 第二脚,部署代码2318.2.3 第三脚,联合测试2378.3 还我漂漂拳——让产品对用户更友好2388.3.1 协助完善产品设计2388.3.2 客户化联合测试工作的痛苦和解决方案2398.3.3 撰写详细易读的客户化教程2408.4 学习笔记——客户化测试之小艾观241参考资料:242第9章 黎明之前最后的冲刺:成品测试2439.1 产品包装成金蛋,手握光碟抓虫子2439.1.1 成品测试全体总动员2439.1.2 协同作战——成品测试特性2459.1.3 取舍之间——测试范围和策略2469.1.4 争分夺秒——成品测试周期2489.2 黎明前的黑暗——漏网之虫2509.2.1 老案例生新虫子2519.2.2 艰难抉择——漏网之虫综合分析及灭虫策略2529.3 金蛋闪亮登场2549.3.1 成品测试胜利退出2549.3.2 质量检测报告之大观2569.3.3 趁热打铁总结经验教训2599.3.4 贯穿始终的缺陷分析2619.4 学习笔记——成品测试之小艾观269参考资料:270第10章 缝缝补补又三年27110.1 补丁包测试简介27110.1.1 目标驱动的补丁包测试27210.1.2 补丁包测试在产品生命周期中的意义27310.1.3 补丁包需涵盖的内容及来源27410.2 产品补丁包测试的基本流程27510.2.1 确定补丁包里需要包含的内容27710.2.2 制定好计划是关键28010.2.3 执行开始前要做好准备工作28510.2.4 测试开始及状态跟踪28610.2.5 补丁包成功发布28810.3 其他的流程和考虑因素28810.3.1 缺陷分析要做到位28910.3.2 补丁包测试的自动化考虑29110.4 学习笔记——补丁包测试之小艾观293第11章 一遍又一遍:自动化的好处多29411.1 软件测试的工业化——自动化29411.2 自动化的利与弊29511.3 武功入门口诀——自动化脚本的关键29711.3.1 有效发现缺陷29811.3.2 详细的错误日志29911.3.3 良好的可读性30011.3.4 运行独立性与可重复性30211.4 修炼进阶——开发适合自己的自动化框架30311.4.1 需求分析——我们需要什么30411.4.2 环境准备自动化——将自动化进行到底30511.4.3 实现需要考虑的问题30611.4.4 多台机器同时跑——自动化效率更上一层楼30711.5 收发自如——灵活的自动化测试策略30711.5.1 越早越好?——自动化脚本开发的时间30711.5.2 让软件健康成长——回归测试中的自动化30911.5.3 永远的录制/回放?——自动化方式的选取31011.5.4 论持久战——测试脚本的配置管理31111.5.5 拒绝半成品——测试脚本的验收31211.6 实战洗礼——养兵千日用兵一时31311.6.1 高,实在是高——自动化测试的效率31411.6.2 无处不在的地雷——自动化测试的稳定性31411.6.3 人员匮乏——现实和理想的差距31511.6.4 如何定义自动化比例31611.6.5 自动化vs手动测试31611.7 学习笔记——自动化测试之小艾观317第12章 辗转腾挪:身手敏捷的测试31912.1 我和天使有个约会——初识敏捷31912.1.1 团结协作,质量为要,快速交付,响应变化,持续改进——敏捷的基本原则32012.1.2 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中心——敏捷开发基本流程32612.1.3 敏捷=不做计划吗33112.2 敏捷转型——一步一个脚印33212.2.1 分析现状,尝试转型33312.2.2 万里长征第一步,从迭代周期开始33412.2.3 开发测试同步,按sprint交付增量33512.2.4 组建统一团队,通过用户故事驱动33712.2.5 适合敏捷开发的实践和工具34112.3 互通有无——与其他实施敏捷的团队的探讨34312.4 学习笔记——敏捷之小艾观346第13章 涅!华山论剑:测试架构师的诞生34813.1 走技术路线还是管理路线,或者当架构师34813.2 测试架构师是干啥的35113.3 测试架构师之n项修炼35413.3.1 技术技能修炼35413.3.2 软技能修炼35813.4 测试“九阴真经” ——总体测试计划36013.5 将缺陷扼杀在萌芽阶段36213.6 火眼金睛——到底哪儿被测试遗漏了36413.6.1 什么是代码覆盖率测试36413.6.2 代码覆盖率测试工具36513.6.3 代码覆盖率测试实战36813.6.4 代码覆盖率测试与自动化测试的集成36913.7 测试过程改进37013.7.1 什么是价值流程图37013.7.2 时间被消耗在了哪些地方37113.8 测试驱动的软件设计变革37213.8.1 测试人员没有主动权吗37213.8.2 性能引发的软件设计变革37413.9 软件系统的ras保证37613.10 学习笔记——测试架构师之小艾观378?本图书信息来源:中国互动出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