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职感受
加上实习的半年,工作已经一年多了,前几天去跟经理谈薪酬的事情。结果有点意外,薪酬没有提高,但他给了我更多项目的机会。所以对于我而言这还算是个不错的结果。 共至少可以先练习一下,等工作到了一年半的时候,自己的实力肯定会不现在好很多,而且选择机会也会多很多。
现在其实想谈谈公司和高层以及我这种底层程序员的一些关系吧。由于周末早上,所以精神不是特别好,只是想说出核心的一些东西吧,便于自己以后翻阅的时候能够多些对自己的认识。
中层管理人员,其实对于我而言,算是高两级的了,因为还有项目经理。但在我先在的公司,薪酬是部门经理去按照公司规定去定的,所以直接越过了这一级。说实话,我觉得跟我谈的经理,人不错,很会谈判。能够看到我的一些想法,先发制人。的却不错。但他有一句话说的是,你正式工作才半年多,如果我给你长到你想要的工资,那么工作一年的我应该怎么办,两年的该怎么办。这句话看是很有道理。我开始也很认同,但这就有一个问题了。没个人的成长速度都不一样,有的人天生就会比别人成长的快,起点高,那么这个时候以时间为核算标准,就是一个很不公平的标准了。就如同将生产婴儿霜和迪奥比较,只比较其生产时间,那么这是明显不合适的。其二,经理说他要让部门的薪酬在部门内部而言达成一种平衡,这个的却是没错的,内部中虽然工资不透明,但在对于他而言,这个平衡必须把控。不然,就他自身而言也可能觉得对谁不公平。而且从技术上而言,技术的好坏是一个比较难以量化的构成,就如同将一个编程10年和一个刚编程的一起写一个hello world 的程序,谁能看出来哪个功底更好吗? 也许就我而言我说看代码,那么一个系统的代码有的上百万行的,怎么看。一个部门经理统筹N个项目和人事管理,天天看代码。这明显也是不合适的。所以就工作而言,我觉得他很称职,而且也能给我机会,在交谈的过程中也发现,的却很有能力,所以经理是他而不是我。
(本段有很多的主观意识,请阅读前先认识到,我说的未必有道理)但我相信有一天我也会成长到他的位置,那么我只想从今天的认识中记录下自己的所学。避免以后我做经理之后会出现同样的问题。首先而言,一个部门经理的人生经理决定了他做一些事情的决定,如果一个部门经理用了10年的时间才坐上这个位置,那么提出问题的人一般会被他认为这个人急功近利,因为他觉得,他用了10年,你才用几年,而且公司刚招你过来什么都不会,先在一会了你就提要求,忘恩负义。但如果是一个部门经理,他只花了2年时间就做上了这个位置,那么这个时候有人提出这个问题,他会觉得很合理,而且会重新审定这个人的价值(这里或许有点片面)。从某些方面来说,就我而言,要承认一个人比我强,我是不愿意的,如果一个刚毕业的和我比较的话,即使他比我强,我也不太愿意承认的,即使要承认,那么我也要花上一段时间去了解他,还有说服自己。就我而言,我认为承认一个人某方面比自己强,这是一种勇敢的表现,如果承认一个人所有的一切第一比自己强,那么这就是一种耻辱。在我的小人生中,我经常会犯这样的错误,就如同又是写代码,如果有那么一次出错了,下次我就不用这个方法了。或者一直沿用老方法,因为这样不会出错。(但有时老方法的却有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所以作为一个部门经理,本位主义是很要命的,比下面的员工犯这个错误更严重。下面的犯这个顶多代码质量上不去。领导要犯这个错误,底下人的能力和质量也上不去。尤其是对于刚入职的新人而言,杀伤力更为巨大。所以我觉得我有时必须要跳出自己的思维模式,想的更多一点,就如同我在时候想了一下如果我是部门经理,我会不会和他做的一样,在我想提醒下未来的自己,不要将自己身上的际遇强加到别人身上。必须要合理的去认识这个人的价值,公司、部门不是核对他价值的标尺,市场才是。把这个人放智联招聘上去,这个人会值多少钱(如果我给不了这个待遇,我也必须认识到这个人的价值)。我会偶尔想着我下面的人能不能够有人可以培养到我的位置,因为如果我将一个人培养到了,我的水平,可以做到我的位置,那么有一件事情是很明显的,我可以做部门经理的顶头上司了,所以当我有天成为了经理,那么这篇文章或许会提示我,用一个老总的眼光去看事情。
(这段更没谱了)公司高层,这是一个很淡淡疼的话题,因为刚招聘的时候,是高层带我进去的,然后把我放底层锻炼。而我之后和高层的对话也便少了,尤其是对于一个刚毕业的毛头来说,觉得总找领导这些事情其实挺不好意思的。但我这里想说的是,招聘好无经验的(有发展前景)大学生或者研究生到底是为了什么,廉价劳动力(有的公司找有经验的学生的却是这样的),还是公司未来发展的人才。如果是廉价劳动力,那么就必须做好准备,这个人我最常的使用年限是一年,极有可能半年。还有就是未来的人才,那么这些人我应该怎么去处理这些关系,如何让他们学到东西,而且还能保证他们学到了不走。最重要的是如何梯队的培养。培养的目标是什么,部门经理?项目经理?客户经理?对于不同目标要求不一样,方向不一样,方式也不一样。如客户经理,需要熟悉的是产品和交流、圆滑、世故。那么对于产品知识,找个有经验的项目经理带着,处事方面,放到需要经常出去办事情的时候也带着。那么项目经理啦?部门经理啦。你想培养他成为什么样的人,开始让你想让他成为角色的人带。带到一定基础后,就应该把他放到高一个层级的人去带领。就如同培养部门经理。最后肯定要由老总来带的,不是说部门经理就带不出一个好的部门经理了。只能说,做为一个部门经理,是公司最高层和最底层的一个桥梁。必须了解最高和最底的需求,然后去平衡这个需求。而且所有的目标都必须是量化的,要有各自的里程碑点,时间节点。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带动人才。上面说的情况实际还有,就是既是廉价劳动力,有想挑几个好的留下来。那么这里就多了一点,多长时间能够挑出来,我的建议是半年,因为应届毕业生半年离职是一个高峰期。而且这个时候离职的都是对自己有一定信心的(不排除好高骛远的)。所以时间和方式的把握都很重要。
上面的这些就是我到这家公司一年多的一些认识。写下主要是为了让自己以后看到能够,理解到当时这个阶段的自己是一种什么想法,因为感觉自己有点记吃不记打。发出来是因为自己的认识有点片面。希望如果有前辈看见愿意指导一下迷津的,能够留言赐教。
我的异常网推荐解决方案:软件开发者薪资,http://www.myexception.cn/other/1391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