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for华为2013口试准备

发布时间: 2013-09-28 10:01:20 作者: rapoo

for华为2013面试准备

了解任正非

华为基本法

华为百度百科

贝尔实验室 一种信念的东西重要得多。其实说了,信念和信仰,有时候更是一种莫名的驱动力,让人前进。

任正非的文字——《华为的冬天》 《我的父亲母亲》

大凡企业家都是思想家。任正非。

五层

因特网协议栈共有五层: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链路层和物理层。不同于OSI七层模型这也是实际使用中使用的分层方式。[1]

(1)应用层

支持网络应用,应用协议仅仅是网络应用的一个组成部分,运行在不同主机上的进程则使用应用层协议进行通信。主要的协议有:http、ftp、telnet、smtp、pop3等。

(2)传输层

负责为信源和信宿提供应用程序进程间的数据传输服务,这一层上主要定义了两个传输协议,传输控制协议即TCP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3)网络层

负责将数据报独立地从信源发送到信宿,主要解决路由选择、拥塞控制和网络互联等问题。

(4)数据链路层

负责将IP数据报封装成合适在物理网络上传输的帧格式并传输,或将从物理网络接收到的帧解封,取出IP数据报交给网络层。

(5)物理层

负责将比特流在结点间传输,即负责物理传输。该层的协议既与链路有关也与传输介质有关。[2]

七层

ISO提出的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模型将网络分为七层,即物理层(Physical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网络层(Network)、传输层(Transport)、会话层(Session)、表示层(Presentation)和应用层(Application)。

OSI模型共分七层:从上至下依次是 应用层指网络操作系统和具体的应用程序,对应WWW服务器、FTP服务器等应用软件 表示层数据语法的转换、数据的传送等 会话层 建立起两端之间的会话关系,并负责数据的传送 传输层 负责错误的检查与修复,以确保传送的质量,是TCP工作的地方。(报文) 网络层 提供了编址方案,IP协议工作的地方(数据包) 数据链路层将由物理层传来的未经处理的位数据包装成数据帧 物理层 对应网线、网卡、接口等物理设备(位)。

(1)物理层

物理层(Physical layer)是参考模型的最低层。该层是网络通信的数据传输介质,由连接不同结点的电缆与设备共同构成。主要功能是:利用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负责处理数据传输并监控数据出错率,以便数据流的透明传输。

(2)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是参考模型的第2层。 主要功能是:在物理层提供的服务基础上,在通信的实体间建立数据链路连接,传输以“帧”为单位的数据包,并采用差错控制与流量控制方法,使有差错的物理线路变成无差错的数据链路。

(3)网络层

网络层(Network layer)是参考模型的第3层。主要功能是:为数据在结点之间传输创建逻辑链路,通过路由选择算法为分组通过通信子网选择最适当的路径,以及实现拥塞控制、网络互联等功能。

(4)传输层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是参考模型的第4层。主要功能是向用户提供可靠的端到端(End-to-End)服务,处理数据包错误、数据包次序,以及其他一些关键传输问题。传输层向高层屏蔽了下层数据通信的细节,因此,它是计算机通信体系结构中关键的一层。

(5)会话层

会话层(Session layer)是参考模型的第5层。主要功能是:负责维护两个结点之间的传输链接,以便确保点到点传输不中断,以及管理数据交换等功能。

(6)表示层

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是参考模型的第6层。主要功能是:用于处理在两个通信系统中交换信息的表示方式,主要包括数据格式变换、数据加密与解密、数据压缩与恢复等功能。

(7)应用层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是参考模型的最高层。主要功能是:为应用软件提供了很多服务,例如文件服务器、数据库服务、电子邮件与其他网络软件服务。[2]

TCP与UDP区别

TCP---传输控制协议,提供的是面向连接、可靠的字节流服务。当客户和服务器彼此交换数据前,必须先在双方之间建立一个TCP连接,之后才能传输数据。TCP提供超时重发,丢弃重复数据,检验数据,流量控制等功能,保证数据能从一端传到另一端。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是一个简单的面向数据报的运输层协议。UDP不提供可靠性,它只是把应用程序传给IP层的数据报发送出去,但是并不能保证它们能到达目的地。由于UDP在传输数据报前不用在客户和服务器之间建立一个连接,且没有超时重发等机制,故而传输速度很快.

UDP

UDP 与 TCP 的主要区别在于UDP 不一定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事实上,该协议不能保证数据准确无误地到达目的地。UDP在许多方面非常有效。当某个程序的目标是尽快地传输尽可能多的信息时(其中任意给定数据的重要性相对较低),可使用UDP。ICQ短消息使用UDP 协议发送消息。

许多程序将使用单独的TCP连接和单独的UDP连接。重要的状态信息随可靠的TCP连接发送,而主数据流通过UDP发送。

TCP

TCP的目的是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并在相互进行通信的设备或服务之间保持一个虚拟连接。TCP在数据包接收无序、丢失或在交付期间被破坏时,负责数据恢复。它通过为其发送的每个数据包提供一个序号来完成此恢复。记住,较低的网络层会将每个数据包视为一个独立的单元,因此,数据包可以沿完全不同的路径发送,即使它们都是同一消息的组成部分。这种路由与网络层处理分段和重新组装数据包的方式非常相似,只是级别更高而已。

为确保正确地接收数据,TCP要求在目标计算机成功收到数据时发回一个确认(即ACK)。如果在某个时限内未收到相应的ACK,将重新传送数据包。如果网络拥塞,这种重新传送将导致发送的数据包重复。但是,接收计算机可使用数据包的序号来确定它是否为重复数据包,并在必要时丢弃它。

TCP与UDP的选择

如果比较UDP包和TCP包的结构,很明显UDP包不具备TCP包复杂的可靠性与控制机制。与TCP协议相同,UDP的源端口数和目的端口数也都支持一台主机上的多个应用。一个16位的UDP包包含了一个字节长的头部和数据的长度,校验码域使其可以进行整体校验。(许多应用只支持UDP,如:多媒体数据流,不产生任何额外的数据,即使知道有破坏的包也不进行重发。)

很明显,当数据传输的性能必须让位于数据传输的完整性、可控制性和可靠性时,TCP协议是当然的选择。当强调传输性能而不是传输的完整性时,如:音频和多媒体应用,UDP是最好的选择。在数据传输时间很短,以至于此前的连接过程成为整个流量主体的情况下,UDP也是一个好的选择,如:DNS交换。把SNMP建立在UDP上的部分原因是设计者认为当发生网络阻塞时,UDP较低的开销使其有更好的机会去传送管理数据。TCP丰富的功能有时会导致不可预料的性能低下,但是我们相信在不远的将来,TCP可靠的点对点连接将会用于绝大多数的网络应用。

一般意义上说交换机是工作在数据链路层。但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有了三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已经扩展到了网络层。也就是说:它等于“数据链路层+ 部分网络层”。交换机中传的是帧。通过存储转发来实现的。

路由器是工作在网络层。路由器中传的是IP数据报。主要是选址和路由。

(1)C++类中属性默认访问类型为private,而c++中的struct默认的访问类型为public

(2)c++类可以有继承,虚函数,多态,而c++中struct不可以。

C语言struct里面不可以有函数,只能有变量。 C++给C中的struct功能扩展了

析构函数是用来释放所定义的对象中使用的指针,默认的析构函数不用显示调用,自建的析构函数要在程序末尾调用。

虚函数可以让成员函数操作一般化,用基类的指针指向不同的派生类的对象时,基类指针调用其虚成员函数,则会调用其真正指向对象的成员函数,而不是基类中定义的成员函数(只要派生类改写了该成员函数)。若不是虚函数,则不管基类指针指向的哪个派生类对象,调用时都会调用基类中定义的那个函数。

读书人网 >其他相关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