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ter源代码解析(九)
全部文档索引:
Otter源代码解析(一): http://eyuxu.iteye.com/blog/1941894
Otter源代码解析(二)?: http://eyuxu.iteye.com/blog/1942518
Otter源代码解析(三): http://eyuxu.iteye.com/blog/1942519
Otter源代码解析(四): http://eyuxu.iteye.com/blog/1942521
Otter源代码解析(五): http://eyuxu.iteye.com/blog/1942522
Otter源代码解析(六): http://eyuxu.iteye.com/blog/1942549
Otter源代码解析(七): http://eyuxu.iteye.com/blog/1942578
Otter源代码解析(八): http://eyuxu.iteye.com/blog/1942780
Otter源代码解析(九): http://eyuxu.iteye.com/blog/1942786
?
总结篇:
?1. 并没有针对所有的源代码进行解析(因为太多了),重点解析的地方为Node的SETL过程;
?
?2. 使用Otter的时候,因为数据的传输都是重要的,所以需要对Otter的实现细节有比较清楚的了解,否则出了问题比较难搞定(总不能出了问题找作者来Debug吧);
?
?3. Otter的结构比较清楚的,对于性能和高可用上做了比较多的考虑,所以如果做数据传输的话确实是首选,不过Otter开发的更多是像是产品,而不是框架(易用性比较好,但是定制性比较一般,所以如果有定制化的需求,还是要想想办法)
1 楼 agapple 2013-09-18 Otter开发的更多是像是产品,而不是框架.这个主要看当时做otter的初衷,就是做专业的数据库双A同步系统,服务阿里巴巴B2B的全部业务,当时人员参次不齐,所以在系统扩展性这块没有做好,先完成了产品功能,后期在逐步的完善. 但就目前阿里使用了近2年情况来看,业务自定义扩展性基本都是在数据转化处理层面,所以扩展性这块一直没跟上
而canal是后期的产出,主要代码和设计基本是一个人完成,产品的结构化和扩展性相比于otter会有一些改善,既可以做为产品,也可以做为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