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计算机的启动流程

发布时间: 2013-10-08 16:55:16 作者: rapoo

电脑的启动流程

如果对使用电脑遇到的问题做一个统计的话,我想装系统一定会是前十。笔者使用电脑这么多年,风风雨雨中自己或帮别人装了各种系统几十上百次。不管操作系统怎么更新换代,不管是DOS、Windows、Linux,不管是图形界面还是命令行界面,大家都面临一个基础性问题——装系统。

所以,我决定在此将装系统的那些事儿汇总一下,不管你是安装什么系统或遇到什么问题或解决了问题但想了解原因,相信在这里大多能找到答案。

都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开始讲诉各种系统的安装方式前,我先要讲一下电脑的启动流程

电脑的启动流程当我们打开电脑电源,此时主板通电,ROM里的BIOS运行(此时控制权还在BIOS,CPU尚未通电),首先BIOS会对整个电脑的硬件进行自检,这个过程在早期的windows 95和windows 98中是可以看到的(如下图),现在XP后已经默认不显示了。硬件自检的内容主要是看CPU、显卡、内存等是否安装好或有松动等等。计算机的启动流程在自检过程中,若出现问题,电脑会报出指定的各种“嘀”声音,如内存没插好一般会出现“嘀…嘀…”的连续有间隔的长音,不同的主板对不同的错误定义的声音是不同的,有经验的电脑维修者可依据此判断电脑的问题所在,有兴趣的可以点一下这里看一下常见的“嘀”声故障。若主板上电自检成功,BIOS根据用户指定的启动顺序从软、光、硬盘、U盘或其它存储设备启动,在BIOS进入其他设备启动前,可以进入BIOS选择当前启动的设备,否则BIOS按照默认的顺序选择可以启动的第一个设备启动,不同电脑进入BIOS的方法参考这里。现在一般的启动设备主要是硬盘、光盘和U盘,其中硬盘的结构最为复杂,下面以硬盘启动为例说明启动过程,光盘和U盘类似。硬盘,这是正常情况下电脑的启动设备,硬盘的结构如下图左边示意图。硬盘最开始部分为主引导记录区,包括三部分:主引导记录MBR,硬盘分区表DPT,扇区结束标志55AAH。其中主引导记录MBR可以看做一小段用于引导系统跳转的程序;硬盘分区表DPT是用于描述整个硬盘的分区情况,存储的是每个分区的实际跳转地址,硬盘寻址的时候据此跳转到硬盘数据区,一般主引导记录区的硬盘分区表DPT的大小有限,最多只能存储4个主分区记录,主分区记录对应的硬盘数据区叫主分区(图中C区、D区),若要将硬盘分区超过4个,可采用扩展分区,即如下图的方式将一部分引导记录做到硬盘数据区,这时候在硬盘上的分区记录表叫扩展分区表,对应的硬盘数据区叫扩展分区或逻辑分区(图中E区、F区);扇区结束标志为特定的值,检查此项以确认主引导记录区没有被破坏。接下来电脑将这主引导记录区读到内存RAM中,将控制权交给中央CPU,CPU首先检查扇区结束标志已确认引导记录没有被破坏,接下来执行主引导记录MBR,MBR在分区表DPT或扩展分区表中选择默认的活动分区,再加载活动分区的引导程序进一步完成电脑的启动,如下图右是C为活动分区的示意图。
计算机的启动流程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一旦到活动分区的引导程序,这就涉及到不同的操作系统的引导方式,这里稍后再叙述。当然,这里描述的是一台电脑上装了一个操作系统,且用的是硬盘默认的MBR引导程序的电脑启动流程,在实际流程中很多电脑上装有多个系统,如Win7和win XP,如WIN7和Ubuntu等等,不同的多系统共存方式,它的启动流程都是各不一样的。在上面叙述中,是从默认的活动分区启动的,如何启动不在默认活动分区上的操作系统呢,这个同样是个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当然先得从MBR入手,默认的MBR只是跳转到活动分区引导区,它的程序大小是固定的,要想扩展MBR支持多分区启动和从非默认活动分区启动等等高级功能,自然想通过改写MBR来完成,但是就程序大小确定的MBR怎么改写也不能完成这样的高级功能啊,人们想到了一个中立的办法,就是在硬盘数据区划分一块存储高级引导程序,改写默认的MBR先跳转到高级引导程序(Grub,Easyboot等第三方高级引导程序),通过高级引导程序再跳转到各个分区引导程序,如下图是两种引导方式。计算机的启动流程这样我们就可以进行多系统引导和从非默认活动分区引导了。我们再想想,能不能不修改MBR,也实现多系统引导和从非默认活动分区引导,答案当让是可以的了。因为直到进入待引导分区,系统的实际引导工作还没有开始,这时候还可以进行系统引导的重导向。前面提到分区的引导扇区程序是视操作系统的不同而不同的。这里所述的操作系统主要是windows 2000,XP/7 和 Unbuntu,CentOS。Windows的2000前的系统引导方式可能略有不同,现在已经不需要关心,Linux的引导现在普遍采用Grub,之前的LILO引导程序用的已经不多,这里不作介绍。一般的引导流程如下图计算机的启动流程

Windows引导若待引导分区为Windows系统,引导扇区跳转到Windows自带的高级引导程序ntldr,高级引导程序读取待引导系统列表boot.ini,显示给用户选择,在windows附件中打开命令行,假设当前启动系统为C区,输入如下命令可以查看到ntldr和boot.ini。
cd C:/dir /a

如下图

计算机的启动流程若选择当前分区系统,则进行加载系统内核,加载硬件初始化,启动操作。若选择其他分区系统,则跳转到对应分区的引导扇区重复选择引导操作。Windows自带的ntldr支持引导Windows系统,若要在Windows下引导Linux系统,需要对ntldr再次跳转到支持Linux启动的高级引导程序如Grub for DOS,这在后面实际案例中会讲解。另外在windows命令行中输入msconfig,也可以打开查看当前boot.ini的启动内容,如下图计算机的启动流程

Linux引导若待引导分区为Linux系统,引导扇区跳转到Grub自带的高级引导程序grldr,高级引导程序读取待引导系统列表menu.lst,显示给用户选择。若选择当前分区系统,则进行加载系统内核vmlinux,加载硬件初始化initrd.img,启动操作。若选择其他分区系统,则跳转到对应分区的引导扇区重复选择引导操作。由于笔者写作时采用Windows系统,就不给截图演示了,大家自行摸索吧。

小结一下自此,电脑的启动流程大概描述清楚,下一节会讲述操作系统的安装原理。原创,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blog.csdn.net/wenzhou1219

作者:wenzhou1219 发表于2013-9-13 19:12:22 原文链接阅读:59 评论:0 查看评论

Powered by WPeMatico

Posted in 系统运维

linux下crontab的使用方法Posted on 2013/09/13
  1. <span style="font-size:14px;">在Linux中任务可以被配置在指定的时间段、指定的日期、或系统平均载量低于指定的数量时自动运行。
  2. crontab是一个很方便的在unix/linux系统上定时(循环)执行某个任务的程序。
  3. cron服务是可以根据时间、日期、月份、星期的组合来调度对重复任务执行的守护进程。linux的cron服务是每隔一分钟去读取一次/var/spool/cron,/etc/crontab,/etc/cron.d下面所有的内容。
  4. crond服务通常被放在/etc/init.d/crond , 这样就可以在系统启动后自动启动crond服务。
  5. linux中的用户使用crontab命令来配置cron任务.
  6. crontab在/etc目录下面存在cron.d,cron.daily,cron.weekly,cron.monthly,cron.hourly五个目录和crontab文件。
  7. cron.d是系统自动定期需要做的任务,但是又不是按小时,按天,按星期,按月来执行的,那么就放在这个目录下面。
  8. 如果是按小时,按天,按星期,按月的来执行的话,则可以放到相应的目录下面去。
  9. cron.hourly是每个小时执行一次的任务
  10. cron.daily是每天执行一次的任务
  11. cron.weekly是每个星期执行一次的任务
  12. cron.monthly是每月执行一次的任务
  13. Linux下的Crontab使用详解
  14. crontab命令格式:
  15. crontab [-u user] file
  16. crontab [-u user] { -e | -l | -r }
  17. -u 参数的详细说明:
  18. 如果使用该选项,就是指定了是某个具体用户的crontab文件将被修改。如果不指定该选项,crontab 将默认是当前操作用户的crontab ,也就是执行该crontab命令用户的crontab文件将被修改。
  19. 注意: 如果使用了su命令再运行crontab命令很可能就会出现混乱的情况,因此使用了su命令时,最好使用-u选项来指定究竟是哪个用户的crontab文件。
  20. crontab常规使用方式 :
  21. crontab [-u user] file -用指定的文件替代目前的crontab
  22. crontab [-u user] -l -列出用户目前的crontab
  23. crontab [-u user] -e -编辑用户目前的crontab
  24. crontab [-u user] -r -删除某个用户的crontab
  25. 特别注意: 如果用crontab -r 就删除了所有的定时任务(需要特别小心)
  26. crontab是通过读取一个crontab文件来工作,系统主配置文件是crontab, /etc/crontab 文件中的每一行都代表一项任务,crontab文件有六个域。
  27. crontab文件的格式是:M H D m d cmd
  28. 每个域之间用空格或者Tab键分开,前五个域都是整数或者*,基本格式如下(括号里面是取值范围):
  29. # Use the hash sign to prefix a comment
  30. # +—————- minute (0 59)
  31. # | +————- hour (0 23)
  32. # | | +———- day of month (1 31)
  33. # | | | +——- month (1 12)
  34. # | | | | +—- day of week (0 7) (Sunday=0 or 7)
  35. # | | | | |
  36. f1 f2 f3 f4 f5 command
  37. 分 时 日 月 周 命令
  38. f1 — 分钟,从 0 到 59 之间的任何整数
  39. f2 — 小时,从 0 到 23 之间的任何整数
  40. f3 — 日期,从 1 到 31 之间的任何整数(如果指定了月份,必须是该月份的有效日期)
  41. f4 — 月份,从 1 到 12 之间的任何整数(或使用月份的英文简写如 jan、feb 等等)
  42. f5 — 星期,从 0 到 7 之间的任何整数,这里的 0 或 7 代表星期日(或使用星期的英文简写如 sun、mon 等等)
  43. command — 表示要执行的任务(可以使运行linux系统命令,也可以是执行你自行编写的linux脚本命令。)
  44. * 的作用:
  45. 星号(*)可以用来代表所有有效的值。比如:月份值中的星号,表示在满足其它制约条件后每月都执行该命令。
  46. 当 f1 为 * 时表示每分钟都要执行 command,f2 为 * 时表示每小时都要执行任务,其余类推
  47. 整数间的短线(-)的作用 :
  48. 当 f1 为 a-b 时表示从第 a 分钟到第 b 分钟这段时间内要执行,f2 为 a-b 时表示从第 a 到第 b 小时都要执行,其余类推
  49. 整数间的正斜线(/)可以用来指定间隔频率:
  50. 当 f1 为 */n 时表示每 n 分钟个时间间隔执行一次,f2 为 */n 表示每 n 小时个时间间隔执行一次,其余类推
  51. 整数间的逗号(,)的作用 :
  52. 当 f1 为 a, b, c,… 时表示第 a, b, c,… 分钟要执行,f2 为 a, b, c,… 时表示第 a, b, c…个小时要执行,其余类推
  53. crontab的常用例子 :
  54. #每天早上7点执行一次 /bin/ls :
  55. 0 7 * * * /bin/ls
  56. #每天早上6点10分
  57. 10 6 * * * date
  58. #每两个小时
  59. 0 */2 * * * date
  60. #晚上11点到早上8点之间每两个小时,早上8点
  61. 0 23-7/2,8 * * * date
  62. #每个月的4号和每个礼拜的礼拜一到礼拜三的早上11点
  63. 0 11 4 * mon-wed date
  64. #1月份日早上4点
  65. 0 4 1 jan * date
  66. linux系统的WEB服务器管理员经常用到crontab的例子 :
  67. #在 12 月内, 每天的早上 6 点到 12 点中,每隔3个小时执行一次 /usr/bin/backup :
  68. 0 6-12/3 * 12 * /usr/bin/backup
  69. #每晚的21:30重启apache。
  70. 30 21 * * * /etc/init.d/apache2 restart
  71. #每月1、10、22日的4 : 45重启apache
  72. 45 4 1,10,22 * * /etc/init.d/apache2 restart
  73. #每周六、周日的1 : 10重启apache。
  74. 10 1 * * 6,0 /etc/init.d/apache2 restart
  75. #在每天18 : 00至23 : 00之间每隔30分钟重启apache。
  76. 0,30 18-23 * * * /etc/init.d/apache2 restart
  77. #每星期六的11 : 00 pm重启apache。
  78. 0 23 * * 6 /etc/init.d/apache2 restart
  79. #每一小时重启apache
  80. * */1 * * * /etc/init.d/apache2 restart
  81. #晚上11点到早上7点之间,每隔一小时重启apache
  82. * 23-7/1 * * * /etc/init.d/apache2 restart
  83. #每月的4号与每周一到周三的11点重启apache
  84. 0 11 4 * mon-wed /etc/init.d/apache2 restart
  85. #1月1日的4点重启apache
  86. 0 4 1 jan * /etc/init.d/apache2 restart
作者:cd520yy 发表于2013-9-13 18:45:33 原文链接阅读:33 评论:0 查看评论

Powered by WPeMatico

Posted in 系统运维

linux系统服务基础Posted on 2013/09/13

服务分为本地服务和网络服务

配置较多的是为了网络服务

常见的网络服务有:

读书人网 >系统运维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