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和Firefox的Javascript兼容性总结
一、函数和方法差异
1. getYear()方法
【分析说明】先看一下以下代码:
【兼容处理】
加上对年份的判断,如:
在Firefox中,按钮没反应,在IE中,就可以,因为对于IE来说,一个HTML 元素的 ID 可以直接在脚本中当作变量名来使用,而Firefox中不可以。
【兼容处理】尽量采用W3C DOM 的写法,访问对象的时候,用document.getElementById("id") 以ID来访问对象,且一个ID在页面中必须是唯一的,同样在以标签名来访问对象的时候,用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div")[0] 。该方式得到较多浏览器的支持。
2. 集合类对象访问
【分析说明】IE下,可以使用()或[]获取集合类对象;Firefox下,只能使用[]获取集合类对象。如:分别用IE和Firefox运行,IE的结果是3,而Firefox则是7。Firefox使用DOM规范,"#text"表示文本(实际是无意义的空格和换行等)在Firefox里也会被解析成一个节点,在IE里只有有实际意义的文本才会解析成"#text"。
【兼容处理】
方法一,获取子节点时,可以通过node.getElementsByTagName()来回避这个问题。但是 getElementsByTagName对复杂的DOM结构遍历明显不如用childNodes,因为childNodes能更好的处理DOM的层次结构。
方法二,在实际运用中,Firefox在遍历子节点时,不妨在for循环里加上:
if(childNode.nodeName=="#text") continue;//或者使用nodeType == 1。这样可以跳过一些文本节点。
延伸阅读
《IE和FireFox中的childNodes区别》
8. Firefox不能对innerText支持
【分析说明】Firefox不支持innerText,它支持textContent来实现innerText,不过textContent没有像innerText一样考虑元素的display方式,所以不完全与IE兼容。如果不用textContent,字符串里面不包含HTML代码也可以用innerHTML代替。也可以用js写个方法实现,可参考《为firefox实现innerText属性》一文。
【兼容处理】通过判断浏览器类型来兼容:需要特别注意,Firefox下,事件处理函数中的this指向被监听元素本身,而在IE下则不然,可使用回调函数call,让当前上下文指向监听的元素。
5. 鼠标位置
【分析说明】IE下,even对象有x,y属性,但是没有pageX,pageY属性;Firefox下,even对象有pageX,pageY属性,但是没有x,y属性。
【兼容处理】使用mX(mX = event.x ? event.x : event.pageX;)来代替IE下的event.x或者Firefox下的event.pageX。复杂点还要考虑绝对位置。
五、其他差异的兼容处理
1. XMLHttpRequest
【分析说明】new ActiveXObject("Microsoft.XMLHTTP");只在IE中起作用,Firefox不支持,但支持XMLHttpRequest。
【兼容处理】在IE 下,这段代码可以用来刷新图片,但在FireFox下不行。主要是缓存问题。
【兼容处理】在地址后面加个随机数就解决了:
总结
IE和Firefox的Javascript方面存在着不少的差异,要做到兼容,我觉得很有必要把一些常见的整理成一个js库,如DOM的操作,事件的处理,XMLHttpRequest请求等,或者也可以选择使用现有的一些库(如jQuery,YUI,ExtJs等),不过我觉得还是有必要了解一下这些差异,这样对于我们参加兼容性和可用性代码很有帮助。
办法总比问题多,无论浏览器兼容如何折腾人,做前端开发的总能迎刃而解的!
注:原文地址: http://www.cnblogs.com/wiky/archive/2010/01/09/IE-and-Firefox-Javascript-compatibility.html#t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