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之旅
今天,我来到绍兴旅游。绍兴是一座充满文化气息的的城市。绍兴有很多景点,比如沈园、鲁迅故里、兰亭、等。可以说绍兴给人带来第一个感觉是一种美妙而神秘,让人捉摸不透的神秘感。在我踏进绍兴的第一步我就深深的爱上了这片土地。绍兴,有着美丽的面孔,我今天而来就是了解鲁迅先生的故乡,和王羲之所描写的兰亭。
终于下了高速,我怀着兴奋的心情来到了这里。因为我读完了鲁迅的文章十分感动,所以崇拜鲁迅的我就来到了鲁迅的故乡——绍兴。
我们先去鲁迅故里,先介绍一下:绍兴鲁迅故里是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鲁迅先生早年成长、生活的故土,是市区保存最完好、最具文化内涵和水乡古城经典风貌的历史街区,占地50公顷,总投资10亿元。经过2年多时间保护和修缮后,鲁迅故里不仅再现了鲁迅当年生活的故居、祖居、三味书屋、百草园的原貌,还可看到鲁迅祖居从未对外开放的西厢房和近期恢复的周家新台门、寿家台门、土谷祠、鲁迅笔下风情园等一批与鲁迅有关的古宅古迹。
刚下车,就有一个人朝我们走来,说是让我们做黄包车去参观的,我们一再考虑,决定这样:就乘黄包车。出发咯!
我们先去老街,黄包车在每一个景点都会停一会儿,让我们去参观。我们第一个参观的就是孔乙己吃茴香豆的老店,在门口就有一个孔乙己的石像。其实孔乙己在历史上并无其人,只是鲁迅所描绘出来的人。门口的孔乙己像真的一样,他靠在柜台上,一只手做着一个拿东西的样子,我猜应该是想拿住那烟斗吧,但好像烟斗掉了,但他还是笑呵呵的。另一只手则放在柜台上,似乎在找钱一样,看来他是再付上次的钱。从整体上看,他像一个买东西的顾客一样,头转过去似乎正在与别人在嬉笑。我觉得他的微笑很优美,因为这是发自内心的笑,是一种毫无顾虑的笑,是真正能称得上是笑的笑。
接下来,我们就要去老街了。老街是充满文化气息的一条街,其文化历史悠久。我初入的第一感觉就是感觉回到了80年代一样,这里的房子虽然形状不同,但是颜色都是“黑白相间”的——白色的墙壁,黑色的屋檐。清风吹来,不一会儿我们就来到桥前。这是一座老桥,下面是清清的小河,经常有乌篷船经过。我站在桥上,温暖的阳光就照在我身上,清风拂来我感到无比的清爽,我站在桥上向远方望去,可谓是小桥流水人家,中间是清清的小河,两边都是老房子,最前面种着两棵树,可谓是真正的江南水乡了。
走,咱们接着走。接下来我们就去鲁迅先生在父亲生病时拿家里的东西来换的那个当铺,我走到当铺里面,一股熟悉的中药味传来。我站在原地不动,我好像看到鲁迅先生十分着急,拿出家里的一把当了换药,我看到了他头上密密麻麻的汗。站了一会儿,我终于“清醒”过来。离开了古老的当铺。
在当铺旁有一条小巷,我走了进去。不一会儿我就来到一座很气派的大门前,我走了进去,刚进入眼帘的就是一幅扇形的画,上面画着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河两岸坐着人不知道在干什么。这就是著名的“曲水流觞”,这讲述着一个故事。在很久以前,王羲之把绍兴附近的诗人叫过来,坐在河边,他在最上游放下一片荷叶,接着把酒放在荷叶上,顺流而下,飘到谁那谁就要作诗做不出来就罚酒三杯。王羲之借着这个故事写下了《兰亭序》。
继续走,随着越来越浓的酒香,我看见了很多造酒的工具,也知道了造酒的过程:先将米倒进缸里等他发酵就行了,接下来怎么做我就忘了。(不好意思,记性不好)中间是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古越龙山”四个大字,是江泽民总书记刻的。在石碑后面有一个小房间,里面有一张石桌,上面摆满了酒具。我坐在石桌旁边的石凳上,好像我就是一个诗人,拿起装满酒的酒壶,倒满了酒杯,我将它举起喝了下去“好酒!”我吟起了诗,我喝了一杯又一杯,彻彻底底的陶醉在了这里。片刻,我被淡淡的墨香吸引过去。我睁开眼向墨香的来源走去,原来是一位老人,他拿起毛笔写了起来,过了一会儿就写好了,我看了一下果然是好,从此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写好字。
走出了小巷,我们接下来去看光明桥,光明桥年龄很大,但是我们主要讲的可不是他哦!是他身后那一座不起眼的小山,他身后的小山叫“卧龙山”为什么呢?我猜应该是这座小山卧虎藏龙吧!这座山就是越王勾践时卧薪尝胆的地方。里面还有一个“越王庙”。但我们没上去,也不觉得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