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的第一天,我和几个小伙伴就跟随着万里学院暑期实践队的大姐姐们,走进了她们的陶艺馆,和泥巴做起了朋友,大显身手了一回。没进馆之前,我们还怀疑:一团普通的黄泥,怎么可能变成一件精美的工艺品。总觉得大姐姐是在和我们开玩笑。
可走进陶艺室时,我们一下子呆住了。只见,陶艺室四周的架子上摆满了各式各样,色彩明丽的工艺制品:粉红的花瓶、酒红的陶罐、朱砂色的茶壶、翠绿的笔筒……真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为了不碰坏这些东西,我们只能伸长脖子远远地看。“瞧,那只粉红色的镂空花瓶,雕琢的可真细致,再看那只翠绿色的笔筒,制作的就更完美了。要是今天,我也能做一件这样的工艺品那该多好啊!”正当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一个五十左右的老头出现了。他微笑着对我们说“小朋友,看到这些工艺品,你们一定很羡慕吧!不过,光羡慕是不行的,还要多动手,动脑,相信你们的小手同样可以做出精美的陶艺制品。”现在我们就开始吧!
说完他就分给大家每人一大块黄泥。 “今天我们先来学习简单的泥板法制作。”说着,老师拿起一块鸡蛋大的黄泥,用两只手掌轻轻揉搓着,转眼鸡蛋大的黄泥变成了细长的椭圆形,接下来,老师,又把它放到案板上,继续用两只手由中间向两边轻轻地揉搓。看到老师揉搓的那么均匀,那么轻松,那么流畅,我心里也痒痒的,禁不住也学着老师的样子做了起来。可没想到。刚揉搓了几下,泥巴就不听话了,一边粗,一边细,我不灰心,继续用力搓,没想到,一用力泥巴居然搓断了。看来搓泥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于是,我只好停下来继续认真听老师的讲解。
等老师示范完毕,大家开始手忙脚乱地忙活开了。我看大家都在模仿老师制作刚才的细条珍珠笔筒,觉得没有创意,于是,我眨眨眼睛,想了一会儿,就拿起一块泥巴捏了起来。我先拿起一块黄泥搓成一头圆,一头尖,然后再在尖的那头,小心翼翼地捏起两只树立的小耳朵,再用扁竹棒在耳朵下方划出两只滴溜溜乱转的眼睛,一只狡猾的小老鼠基本就成型了,最后,我再拿起一块黄泥,搓成一头粗一头细手指长的细条,做老鼠的尾巴,这样一只活泼而又机灵的小老鼠就完全做好了。我兴奋地把它拿给老师看,老师看了直夸我的作品很棒,很有创意,第一次就能做这么好,很厉害!听了老师的表扬,我更开心了,同学们也都向我投来羡慕的目光。
有了第一次的成功,接下来我又制作了花盆、高脚酒杯、喜羊羊、小白兔、莲花宝座等陶艺品。大家都做得不亦乐乎,指导老师则穿梭在我们之间,看看这只小白兔不错,又瞧瞧那只桃子也不错,他左看看,右瞧瞧,不停地搜罗着我们制作出的一件又一件“优秀”作品。
老师告诉我们,被选中的作品都可以拿到电窑室去烧,烧制完毕后还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颜色给作品上色、喷漆等工序。最后我制作的八件作品被老师挑中了七件拿去烧。当时心里感觉真的像吃了蜜一样,甜滋滋的。
现在, 我希望我的作品能赶快烧出来,这样我就可以把它们放在书房的书架上,好好珍藏起来,因为它们可是我第一次陶艺制作的劳动成果啊!
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栎木小学502班:郑宇哲
指导老师:曲凤云
读书人作文网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