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读《阵前碉堡下的劝降》有感

发布时间: 2011-12-01 02:57:16 作者: kind887

读《阵前碉堡下的劝降》有感 庐山一小 六()班: 卢敦麒

指导老师 张水娥

联系电话 07928282721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之际,我怀着崇敬的心情,阅读了《红色经典传奇》,读完这本书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在这本书里我仿佛看到了,那腥风血雨的战争年代,无论是面对枪林弹雨,还是身陷铁窗牢笼,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决不动摇和退却,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英勇无畏,用生命实践了共产主义的神圣信仰。李大钊、方志敏、赵一曼、董存瑞、刘胡兰……这一个个为理想献身的革命先驱,用血肉之躯筑就了伟大的丰碑,谱写了壮丽的人生凯歌。我印象最深的是《阵前碉堡下的劝降》。这个故事发生在年冬,新四军开始了第三次讨伐吴文化的战斗。可是,吴文化部一个营的两个连多人,在一个碉堡里顽强死守。我军部队打了一整夜,一直到天亮,还是攻不下来。王芳和他所率领多人的特务连急得团团转。这时,王芳同志根据上级转变思路的指示,机灵的想出了劝降的方法,他先给碉堡里的士兵写了一封信,动摇军心;接着王芳同志亲自到阵前去劝降,加速敌人内部的动摇;最后在王芳同志一个多小时的喊话中,彻底瓦解了敌人的心理,使碉堡里敌军全部都走出来了向我军投降。王芳的机智和视死如归的精神深深的感动了我,王芳不费一炮一弹,用他的唇枪舌剑将全副武装的伪军全部击垮,为我军节约了炮弹,也大大的降低我军的伤亡人数,保存了队伍的实力。读了这则故事后,我深深的体会到,遇到困难时保留一点机智和勇敢,就能取得成功。

读书人网 >读(观)后感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