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的历程
读《奋斗的足迹》有感
瑞金市万田初中 八年级一班 钟丽萍 指导老师:刘春霞 15170727702
这本书的封面并不漂亮,也不是我喜欢的书籍类型。可标题中的“奋斗”和“历程”二词却恰恰是我喜欢的词,也正是这两个词吸引我去游览共产党奋斗的历程。
那里有先辈们的艰辛创业、不断开拓而闯过的一道道难关的记载;那里有应对连绵不绝的难题而凝聚的种种思想智慧的记录……
由于清王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与武器装备的落后。清王朝签订了《南京条约》,失去了香港岛和五个沿海通商口岸,而后的《马关条约》又使我国失去了几个陆地通商口岸,到后来的《辛丑条约》则让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
面对逐渐衰落的国家,中国一部分仁人志士奋起图强,发起“洋务运动”。他们主张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工业。以“师夷长技以制夷”标榜,掀起“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但它为了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不愿意改革政体,因此失败。
年秋,孙中山联合其他革命同志成立兴中会。并提出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奋斗目标。后来又成立了同盟会,领导了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来的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并颁布《临时约法》,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权利。但最终,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最后胜利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使中国处于军阀混战的状态下,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还是未能改变。
先进的知识分子认为这是因为中国缺失一场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缺乏民主和科学的觉悟。以检讨中国传统文化,引进新思想为主要目标的“新文化运动”兴起。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思想大解放,它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引导人们同封建专制和封建思想展开彻底的斗争,打破了传统的精神枷锁,促使人们更加积极的追求救国救亡的道路。这场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继而出现了“五四运动”,它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的舞台,萌生了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在中国建立无资产阶级专政和实现共产主义以及打倒军阀,摆脱帝国主义压迫,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后来,武器装备升级了,中国有了新希望,不再那么昏暗了。随着发展,队伍越来越强大。通过共产党的努力和奋斗,如今中国不再是任人欺凌的弱国了。
读完这本书,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奋斗的历程是漫长的,只有禁得起次次失败和种种风雨,才会有进步,才能够成功。虽然道路崎岖坎坷,但前途是无可限量的,是灿烂而光明的。要想获得成功,心里必定有个信念,并且要一步一步朝着信念的顶峰登去,只要你够坚持,够毅力,就能登顶。只有亲身经历登途中的各种风险,并且经过自己的坚持和努力,这样的话,相信你能得到真正的喜悦。当你回想时,你能够真切的感觉到满足。
失败与成功的距离并不遥远,黑暗与光明也是一样。失败乃是成功之母,黑暗的世界可以训练一个人的毅力和显现出人的变化或特点。成功与光明在你的前方,努力向前,毫不气馁。
by 刘春霞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