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光辉的旗帜》的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12-02-10 03:05:19 作者: kind887
主题征文
读《光辉的旗帜》的读后感
萍乡市安源区城区小学 胡麒超 四(7)班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现在,已经走了90年的光辉与岁月,不仅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也造就了如今璀璨的新中国!,
在江南的风雨中,南湖的湖面上,飘荡着一只小船,一群仁人志士、热血青年在灯光下,讨论着一个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至此一面由红色的旗面和黄色的锤子、镰刀构成的旗帜被高高举起,对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
亲爱的祖国,五千年的蕴涵和积淀,五十三年的扬弃和继承,一个东方巨人到了可以说“不!”可以发言的时候。您聚集当今世界上最多最广最大的人气和景气,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和平与发展是您热切表达的心声!您不卑不亢不躁不惊,以坦荡豁达和深邃、闲静,阔步在新世纪的黎明!在“十六大”的东风劲吹中,新一代的中国领导人正继往开来带领着中华民族走向新的辉煌。
是啊,当祖国贫穷的时候,她的人民就挨饿受冻;当祖国弱小的时候,她的人民就备受凌辱;当祖国强大富裕的时候,她的人民就昂首挺胸!历史早已证明了这一点。当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祖国身躯之时,上海公园的门口就竖起了“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招牌;当帝国主义的大炮轰开了祖国的大门,无数人民群众就惨遭杀戮;而当新中国的旗帜高高升起的时候,中华儿女就站起来了;当祖国女排登上世界冠军宝座的时候,海外侨胞也就扬眉吐气。因为,祖国与人民,正如母亲和子女,是命运与命运连在一起,耻辱与耻辱连在一起,痛苦与痛苦连在一起,幸福与幸福连在一起!
我想说又不愿说,我也曾看到过祖国的懦弱,在圆明园烧焦的废墟之上,我看祖国是一滩鲜红的血,在邓世昌勇猛的“致远舰”上,我看祖国是一团燃烧的火。但我的祖国没有沉没,在亚细亚的东部,用宽厚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将炎黄子孙抱于怀中,用茅草和土砖修复残缺的岁月,用野菜和稀粥喂养饥饿艰苦的生活。孙中山先生,无论在白天还是在黑夜里都不分日月的开始规划治国方略,毛泽东,在贫瘠的土地上,支撑民族的血肉与骨骼;邓小平,把饱经沧桑的瞳仁放大,指引多灾多难的祖国,从世纪的风雨中神奇地走过!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创造了璀璨的文化。在汉唐等时期,我们祖国曾经是世界上最文明、最强大的国家。但是,由于近代国家政治腐败,闭关自守,导致了国家国力衰微。1949年,毛泽东带领中国人民获得了民族的解放,邓小平为中华民族的振兴绘制了宏伟的蓝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的建设,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国家实力日益增强,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祖国变得更加美好!
从古至今,中国出现了无数爱国者,他们把祖国、民族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把个人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紧紧的联系在一起。收复台湾的郑成功、品德楷模雷锋、中国革命的先驱者孙中山……无数仁人志士以铁的事实叙述了一首又一首的爱国歌,他们甚至用自己的生命来呼吁人们心中的爱国精神。爱国,就是对养育和哺育自己成长的祖国和人民无比热爱的情怀和忠诚。这样的爱国情怀和忠诚是为国分忧,为国奉献和报答祖国的力量源泉。弘扬爱国精神就是要进一步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使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和斗志大大增加。
90年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艰苦的武装斗争,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新中国,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写下了千古的光辉诗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改造了以前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走上了改革开放、全面建设的小康社会的旅途,开创了宏图伟业;是中国共产党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让黄土地不断创造奇迹,让世界惊叹中华巨变……我们凝望党旗,在心中筑起一道新的长城。那就是,树立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跟着伟大的党,满怀信心地迎接灿烂的明天。
望长江黄河浩荡东流去,抚摸着炮台默默望着天空。江山千秋永在,英烈风范长存,从抗日战争中倒下的第一排勇士,到百万雄师过大江献出年轻生命的抗日战士;从罗霄山脉战死的大将,到抗日战胜和大决战中英勇献身的士兵,他们并没有留下自己名字,还有的没墓场和石碑。然而“青山处处埋忠骨”,他们的英灵与江河同在,与日月同辉!时间如信风拂过耳际,生命的旋律在眼前闪烁。悠悠的岁月如水流逝。
这使我不断的感叹到中国这90年的改变,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为中国的和谐发展创造出更辉煌的业绩,演绎出更灿烂的精彩.
指导老师:叶江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