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选择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是近代中国社会及人民革命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
——题记
近代中国史,既是屈辱的,又是光辉的,既是苦难的,又是奋斗的!英勇伟大的中华儿女们,在这苦难深重的历史时期,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条件。然而在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道路上,历史将如何作出正确的选择?
一、彷徨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在清政府岌岌可危的统治下,中国的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让中华民族陷入了无比屈辱的境地,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的双重剥削,是灾难和痛苦的根源。
谁来引导同仇敌忾的中国人民?谁来带领深受压迫的中华民族?谁来拯救主权沦丧的神州大地?面对外来侵略,中国人民的反抗从未间断过!太平天国、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一次又一次的失败。看着仍未解决的民族危机及处在水深火热中灾难的祖国。爱国人士无不痛惜,谁都想抛头颅、洒热血。可是前进的方向在哪?路又在何方?我们陷入了迷惘,我们在彷徨。
二、惊醒
直到武昌起义的枪声打响,才把人们从黑暗中惊醒!孙中山带领着民族资产阶级传承中华民族勇于抗争的精神,开辟了以民主革命的方式化解危机的道路,推翻了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帝制,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中国人的思想从此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没有一个完整而彻底的政治纲领,没有一个能够领导这场革命的强有力的革命政党,没有与广大下层劳动群众的结合,辛亥革命失败了!尽管不甘失败的孙中山进行了“二次革命”和护法运动,可是换来的是北洋军阀的疯狂镇压和革命再次的失败。历次的失败,也让资产阶级革命党人陷入了深思:他们没有勇气与帝国主义直面冲突,害怕发动劳动群众,所以他们就势必无法将革命进行到底。
三、反思
辛亥革命的失败,给先进的知识分子带来的是无限的启发,新文化运动,或许是知识分子对革命失败的思考。通过对封建正统思想的批判,在社会上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解放运动。“德先生”和“赛先生”也逐渐为人们所知。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北洋军阀政府的外交失败,激起了社会各界的的愤怒。随之,五四运动如火山般爆发了,有志青年们纷纷上街游行,把自己的愤懑全部宣泄出来……这时北洋政府下令抓捕示威学生,形势一下陷入僵局。
民主和科学的思想有着巨大的进步意义,可是“全盘西化”这种偏向对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毫无利益!五四运动的风暴正在重新唤醒中国人的认知,为日后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奠定基础。
四、曙光
爱国学生被捕,可是爱国的热情是无法束缚的。惨无人道的压迫,换来的是更为激烈的反抗。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声援学生,随后商人罢市……原本只存于知识分子中的运动一下子演变成一场大规模的群众性革命运动。迫于压力,政府不得不在6月10日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亲日官僚。6月28日中国代表团终于没有出席巴黎和约的签字仪式。五四运动以彻底不妥协帝国主义和彻底反对封建主义的姿态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在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首次登上政治舞台,所表现出的伟大力量,令世人惊叹!从此,革命的主力开始转向无产阶级。在当时,最广大的下层人民就是工人,工人的力量是无穷的,在马列主义的指导和历史责任感的感召下,工人阶级从资产阶级手中神圣的接过了光荣的使命。而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国情相结合,他们引导着工人阶级,率领着工人阶级坚定的扛起了振兴中华的大旗。
革命先驱者李大钊曾说过:“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无疑是当前最先进的政党,他们始终代表着最先进的生产力和方向。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不是强取豪夺来的,也不是耍阴谋诡计得来的。看!农民阶级、资产阶级……他们都尝试过,都努力过,都为之奋斗过,可惜他们所处阶级的局限性是注定了以失败告终的结果。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一个坚定不移的为百姓谋福利的政府,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我们有理由相信,并且要坚信,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开拓祖国的一片蓝天。让我们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心向祖国更美好的未来展望、奋斗、前进!
指导老师:马国胜
作者:徐夏芳怡
乐平中学高二(16)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