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火如歌
发布时间: 2012-05-04 03:01:27 作者: kind887
主题征文:烈火如歌残阳如血,西面的天空已被照得通红,此时已是北风吹起,连空气中似乎也增添了一份肃杀的氛围。 风如刀割吹在这位年轻战士的破棉袄上,我想起这件棉袄还是临行前妻子连夜缝制好的。此时算是北风凛冽,战士心里却一点都不觉得冷。空气似乎快要凝结了,大家都屏住呼吸,在等待大战来临的一刻。进入战地,只看到满目焦土的凄凉景象。凡是城市和稍大的村庄经美机的狂轰滥炸,无不是一片废墟,只在一些小山沟里才能看到一些零星小屋;公路上弹坑累累,桥梁遭到轰炸;山也变了颜色,树木变成了焦黄色。白天人们是不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自由行动的,工作和生产只能在夜间进行,而且不能露出一点灯光,否则就会遭到敌机袭击。 部队行军就更不用说了,为了防止敌机袭击,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我们都是晚上行军白天休息。每个人除背包外,还有铁铣、洋镐、枪和弹,水壶、饭包、干粮袋,这句顺口溜是老兵们传授给我们的行军前检查行装的口诀,负重有四五十斤。高射机枪等笨重物资是马车拉的,每晚都要走五十里以上路程,有时因走错了路甚至要走一百多里,天亮前到目的地。连续长途行军对老战士来说是不在话下的,但我们虽然是吃惯苦的劳动者,毕竟是新兵,一夜走这么多路还是第一次,而且很少是大路,第一夜多数人脚上已打起了血泡。到了前线,我们才真正找到了自己的部队。我们的阵地是在战场的中线。因为我们是高射机枪部队,任务是对空作战,属第二线部队,阵地设在第一线步兵的后面,机枪就架在小山顶上自己构筑的工事里。这种工事很简单,包括对敌射击的火力点和人员隐蔽部,只在地上挖一个直径约米深度.米左右的圆坑,旁边再挖个放弹药的小掩体就行了。由两人守卫机枪阵地,敌机来了就向敌机射击。 连部和伙房住在离我们阵地约一公里的比较隐蔽的山沟里。每个班都分成两部分,半个班住在机枪阵地,执行对空作战任务,另半个班住在连部附近,执行其他像运送粮食弹药之类临时性的任务。驻地没有村庄,没有房屋,也见不到老百姓,住房子是不可能的,就是有房子因不安全也不能住,所以在构筑好对空射击工事的同时,另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挖地堡安家。 地堡,就是前线部队人员的住所,是保存自己有生力量的重要防御工事,结构简单却很重要,必须具备三大条件,一是隐蔽,特别是出入口的位置,一定要选在不易被敌机发现的地方,以免遭受敌人炮火和飞机的袭击;二是坚固,要有一定的承受炮弹轰击的必要强度;三是实用。一般就是在背敌面的山坡上挖一个坑,坑的大小视住人的多少和用途而定,一般一个人所需的面积大约在一平方米或稍多一点。朝鲜山上树木很多,砍下来根据需要的长度截断,我们管这木料叫木棒,铺在挖成的坑上面,木棒上面再铺上泥土,旁边留一通道作为出入口,地堡就算建成了。这些工作不是战斗,但丝毫不能怠慢,必须争分夺秒一气呵成,与敌人争时间,等战斗一打响,如果你没有防御工事,不是要吃大亏吗?而挖地堡的劳动强度很大,我们只能靠铁锹、洋镐来挖掘几十个立方的土石方。特别是到了冬天,气候寒冷,在冻土上挖掘,洋镐掘下去只能在地上留下一个白点,震得两手生疼,虎口裂缝出血。这种强度的作业,只有具有高度政治觉悟的、有着坚强毅力的人民军队的战士才能承受得了。 这种地堡的外形很像一座土坟,里面阴暗潮湿终年见不到阳光。白天在没有敌人炮火和飞机袭击时可以在外面活动,遇有敌人炮火袭击或敌机轰炸时,除部分同志执行对敌机动作战外,其余人员进地堡隐蔽。晚上除每班有一人站岗外,都得进地堡休息。这种地堡虽然有一定的质量要求,但毕竟是一种简陋的半地下工事,没有防渗漏防潮设施,没有通风采光设备。七八月是雨季,常常是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外面不下了里面还在下。我们和前线所有的部队一样,生活在这样的地堡内,被服都发了霉还不能拿到阳光下晒一晒,因怕暴露目标,只好在树阴下晾一晾,地堡内有一股霉味,加上我们终年不能洗澡,衣服也难得换洗一次,被子和衣服上虱子成堆,可以信手拈来。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谁也没有怨言,有的,是坚强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念。 我军没有高射武器,敌机在我前沿阵地低空盘旋,轮番轰炸扫射,十分猖狂。听老战士说,志愿军刚入朝时,敌人欺侮我们没有高射武器,敌机钻到山沟里寻找目标扫射,当时由于没有经验,志愿军遇有敌机就隐蔽起来,任其轰炸扫射,不予还击,敌机也就越发肆无忌惮。后来我被敌机发现了,既然已经无法隐蔽,不如和它拼个你死我活。作为共产党的我,没有半点退缩。当敌机向汽车俯冲下来时,我举起步枪向敌机射击,奇迹居然出现了敌机被击中要害,一个倒栽葱掉到地下。全连战士看到此举动后都备受鼓舞,反正一死到不如和敌人拼了,待敌机还在我军头上猖獗时,大家都奋勇举起了手中的步枪向敌机扫去,结果是我们大胜了,虽然我们伤亡不少,但干掉了敌人多家轻型飞机。我们在阵地上的出现,给了敌机出其不意的打击。我们高机连二班的一位副班长,一次只用了十九发子弹,就击落两架连续俯冲扫射的敌机。在我们阵地左侧的团高机连,在步兵的配合下,高射机枪,步枪,轻重机枪一起开火,一举击落敌机五架,击伤多架。经过一段时间的狠狠打击,敌机已不敢低空飞行,它们肆意横行的时代结束了。日军所谓空中优势的神话已彻底被打破。我们所在的团,打退了敌人无数次的轮番进攻,杀伤了敌人大量的有生力量。整整八十天,敌人未能在我们的阵地前前进一步,这就是我们团在朝鲜有名的八十天抗击。最终的结果是我们凯旋回国,我们军已在前线阻击敌军近一年,消灭了敌军大量的有生力量。敌人的前沿部队已经换过多次了,我们军也有很大的消耗。序幕拉到年的冬季,窗外也是北风疾起,夕阳如血。一间宽阔明亮的屋子里,一位老人坐在窗前,年过去了,当时的情景在脑海中依然是如此清晰。他奋笔写下了自己抗日生涯的点点滴滴,作为共产党的分分秒秒,谱写了一曲肃杀寂静的如歌烈火。
宜春市宜丰县
新庄中心小学六()班 黄家丽
指导老师:刘韵知标签:烈火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