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长征路上第一桥》有感
国庆节在于都县红军长征纪念馆参观时,我读到一个感人的红军故事——《长征路上第一桥》。 故事是这样的:红军长征出发要过贡水,由于贡水河宽多米又没有桥,红军必须自己动手架桥,可架桥还得防止敌机侦察和轰炸,不能过早暴露目标和红军的行动意图,所以每天只能在午后时至次日晨时之间的夜间进行,白天又要把桥拆掉,十分辛苦。架桥开始后,红军战士们感到木料严重不足,只好到老乡家里去征集。有一次,几个去征集木料的红军战士和一位曾老大爷吵起来了,原来是这位老大爷要把自己留做后事用的棺材板捐献出来,战士们坚持不收,老大爷就跟战士们争执起来,闹了很长时间,红军只好收下老大爷的棺材板,老大爷这才高高兴兴地和战士们一起把板子搬到桥头……在红军的努力和根据地老百姓的支援下,战士们在贡水上架起了五座木桥,几万名红军就是从这五座桥上走过贡水开始长征之路的。读完这个故事,我深深地被感动了。那时的生活多么艰苦呀,红军战士们不怕苦累、不怕流血、不怕牺牲,渡大江、爬雪山、过草地,吃野菜、嚼树皮、煮皮带……坚持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最终消灭了日本鬼子、打倒了反动派,建立了新中国。今天我们出门就有平坦的道路,过河就有宽大的桥梁,大家不愁吃不愁穿,更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继承红军艰苦奋斗的传统,好好学习知识和本领。还有,曾大爷献出的不是几块普通的木板,而是根据地人民支援红军赤诚的心啊所以,我们还要向曾大爷这些根据地老百姓的无私奉献学习,多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多为社会做出贡献。 景德镇市二小四班 聂小涵指导老师:江丽琴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