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读《红色经典传奇》有感

发布时间: 2012-05-22 02:59:45 作者: kind887

读《红色经典传奇》有感

乐平市实验小学五(3)班 邵金远

敬起队礼,伴随着国歌,国旗在旗杆上冉冉上升,在半空中不停地飘荡,我五指并拢,神情严肃,盯着国旗,让我想起了革命先烈,面临枪林弹雨,他们英勇无畏、奋勇拼搏,为了革命的事业,他们抛头颅、洒热血。《红色经典传奇》便记录了那可歌可泣的革命英雄事迹。

“死里逃生唯斗争,铁窗难锁钢铁心。”王若飞在敌人的监狱中,仍然坚持宣传革命真理,引导群众走向革命道路,把革命的火种撒播在铁窗内外,成为革命群众的良师益友,实现了他“一切要为人民打算”的诺言。
叶挺将军始终坚持共产主义信仰,严守节操,像傲雪的青松一般巍然屹立,坚贞不屈,充分表现了共产党员的崇高气节和坚贞不屈的革命精神。

最让我震撼的是那宁死不屈的赵一曼。在1935年11月,赵一曼率领的部队被日伪军包围,她要团长带队突围,自己却担任掩护,终于,他的左手手腕中弹负伤,就在她在村里隐蔽养伤时被敌人发现了,她奋起迎战时,左大腿骨被子弹打穿,因流血过多昏迷而被捕。她被押到哈尔滨伪滨江省警务厅受刑后几度昏迷,仍坚贞不屈。敌人反复折磨了她一个月,她只是怒斥敌人:“你们可以让整个村庄变成瓦砾,可以把人剁成烂泥,可是你们消灭不了共产党员的信仰!”

她的伤口不断流出的鲜血湿透了棉衣,依然滔滔不绝地痛斥日寇侵占中国东北的暴行。负责审讯的日本特务恼羞成怒,竟用竹签从她的指甲缝中钉进去,用鞭子狠戳赵一曼的伤口,使她几次昏死过去。赵一曼依然坚不吐实,日寇拳打脚踢,她的伤口再度破裂,又昏迷过去。医护人员甚至包括看守的警察都对她产生了敬佩。日军知道从赵一曼的口中得不到有用的情报,决定把她送回珠河县处死“示众”。在她踏上死亡之路时,她想起了远在四川的儿子,给儿子写了一封催人泪下的遗书:“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最终,为了抗战的胜利,她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爱国之情如滔滔江水,汹涌澎湃。

每当回想起这些革命烈士的惊人壮举,我就感到非常惭愧。我作为一名少先队员,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在学习上遇到难题就退却,有时干脆就放弃了。而革命烈士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克服了重重艰难险阻,赴汤蹈火,为国捐躯。我遇到的这点困难与他们相比算得了什么?如果今天我在学习上遇到一点困难就打退堂鼓,那明天怎么去为祖国作贡献呢?我又怎么能对得起先烈们的英灵呢?我羞愧万分,不断地责备自己。我们作为新中国的少先队员应该以先烈们的精神为动力,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练就过硬的本领,做跨世纪的接班人,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富强。

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让我们高举红色精神的火炬,共同新时代发展的新篇章!

读书人网 >读(观)后感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