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主题征文)《一根扁担的故事》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12-06-13 02:57:18 作者: kind887

《一根扁担的故事》读后感

在井冈山革命时期,当地军民生活十分困难,缺衣少食,为了解决粮食问题,朱德亲自带领战士们去挑粮。1928年冬日的一天,天刚亮,朱军长背着斗笠,扎着腰带,打着绑腿,穿着草鞋,带领部分红军战士和赤卫队员下山,战士有的用箩筐担,有的用口袋背,大家挑的挑、背的背,穿行在井冈山上。朱德军长已经40多岁了,但是他还是精神饱满,和年轻的战士们一起挑粮。大家想,朱军长晚上要思考作战大计,白天又要挑粮,担心这会累坏他的身体。他们就到朱军长面前劝他少挑些。朱军长却说:“同志们,我们来比比赛,看谁最先到那棵大槲树下!”中午,大家都到达了大槲树下,休息时,一个机灵的小战士把朱军长的扁担偷偷地藏起来了,可是,朱军长又做了一根又大又扎实的扁担,并在上面写上“朱德记”。从此,再也没有人“偷”了。战士们看到朱军长是那么坚持不懈、持之以恒,都感动不已。

这就是《一根扁担的故事》,让我感受非常多。

朱德军长的品质深深地激励着我。他的高尚情操、伟大的胸怀无不吸引全中国人民为祖国的建设而奋斗。正如祖国发生了大地震、雪灾、旱灾等自然灾害,胡锦涛主席发动全中国人民伸出援助之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不正是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奋斗得传统吗?

这个故事深深感动着我。就像我们的老师一样,白天上课,晚上还在灯下认真地批改我们的作业,还要精心地备好明天新课。而我们却不像文中的战士们一样关心、体贴老师,总是顽皮、不做作业、违反纪律,让老师大发雷霆。如果我们像文中的战士们一样遵守纪律,关心、孝敬自己的长辈,那我们的老师、父母也为我们头疼、伤脑经。所以,我呼吁同学们做一个能让父母省心的孩子,让老师放心的学生。

虽然现在和平年代,人们的生活舒适安逸,但是前进道路上也很多的困难,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乐于吃苦,百折不挠,勇于战胜困难,只有坚持才会胜利。有句话说得好“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我们还要学习老一辈革命家无私奉献的精神,从现在做起,努力学习,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瑞林初中 肖勤 指导教师:谢文尖

读书人网 >读(观)后感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