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读《红色经典100例》有感

发布时间: 2012-07-08 03:01:15 作者: kind887

读《红色经典例》有感

万安二中 初三()班 廖江

中国是一个拥有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国,俗话说: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由春秋战国到清朝,从公元前到民国元年再至公元后,终于在毛主席的带领下新中国成立了。这一路上的曲折趣事、艰辛,再中国人民眼中是历历在目。

《红色经典例》阐述了这一过程的情节,跌宕起伏,层层递进。书中有奋斗在战争前线的抗日占领,也有潜伏于敌营中的革命烈士,有坚持在狱中学习马列主义的革命难友,还有活跃于民间的游击队和儿童团…他们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令我心潮澎湃,其中,最让我难忘的故事就是《虎口“喊冤”》了,这则故事讲的是1927年9月,毛主席为了壮大革命力量,决定把朱德带领的南昌起义部队找回来,他派了跟随自己上井冈山的何长工协成猪贩的样子去寻找朱德。一天,何长工在天快黑的时候赶到了一个叫曹石镇的地方,这里驻扎了当地民防团长贾成题的稽查队,何长工虽没有被搜出什么,但还是被带到了贾成题的面前。贾成题看出了何长工是个当兵的,于是叫人把他关到他家又黑又臭的地下室里。地下室还有很多人被关了起来,何长工听到他们说贾成题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但却对他信佛的母亲惟命是从。何长工心生一计,他叫老乡们一起喊冤,让贾成题母亲心神不安,说不定还可以找到一条生路。之后一屋子的人都沸腾起来,把贾成题母亲吓得连连磕头叫阿弥陀佛,并急忙命令儿子把那些人都放了。于是何长工化险为夷,继续寻找朱德,并最终找到朱德和他的部队,惟朱毛井冈山会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革命战士是智慧的结晶,是正义的化身。这体现着我们中华儿女民族精神与永不磨灭的品质。

五千年悠久灿烂的文化,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养育了亿中国人民,我们为伟大的中国感到自豪,为中华的崛起而读书!

标签:读《红色经典100例》有感
读书人网 >读(观)后感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