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您对读书人作文网的支持,http://www.reader8.net/zuowen/
浅 谈 人 性--当人知道是非时便自私了起来
是与非,对与错人人脑海中都有这种意识。但是你知道吗?人们在知道是与非的那一刻心中也随着自私了起来。
人们普遍认为当别人让自己获益或帮助自己时,这个人就是好人;当别人让自己受到伤害时,这个人便是坏人。这时人们就给予好人一个好的头衔,坏人一个不好的头衔。这便声明了好人在继续多做好事,同时也对坏人有了一定的遏制性;而这时的真正受益人却是自己,自己给他人下了善与恶的评判,无非是想让自己多受益一些。 这便是自己的最小表现,这也就形成了一种竞争性。
这种 善恶观念是在家庭环境的教育与社会的碰撞从而让你明白的。如果在一开始父母就告诉你伤害你的人是好人,关心你的人是坏人,社会的现象也是这样。自己就会用另一种眼光去评判事物。去将伤害自己的人认为好人,关心自己的人认为恶人。便用相反的头衔去判别他们,所有人都有这样的眼光,尽力向这边靠拢为的是搏得更多人的喜爱,这便有了一种私心。所以不管是非怎样转,你的心始终都有索取的念头,只是索取的大小关系罢了。
即使是圣人也难逃于此,因为在世上生存就必须得有辨别是非的能力,而懂得是非,却又有了私心,圣人之所以圣是因为他分辨是非的能力强,从而私心也就有了,这是人的本质。只有天真的婴儿才不懂是非自然不会自私。当然,并不是因为人的本质是这样人间就没有了慷慨与奉献,因为懂得是与非从而得出的自私心,是人自私的最低程度,往高了那就不需要说了,那些腐败的贪官,有贪几十亿的,也有几百亿的。我们不能因为人的本质而泯灭了那些默默奉献的人。当然,他们也有私心,但他们却把私心压到了最低程度,他们永远是人类灵魂的象征。
喜欢《浅谈人性》请与您的朋友分享,投稿邮箱:service@reader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