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战争炼成的“钢铁”保尔.柯察金(190

发布时间: 2014-07-09 20:14:54 作者: rapoo

本篇战争炼成的“钢铁”—保尔.柯察金,本文作者为网友,是一篇初中作文,全文共计1900字,作文仅供学习交流,严禁抄袭。

任何一部成功的作品多半都是和着作者的泪血写成的,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它不是传记作品,但它用保尔.柯察金的经历所反映出来的东西,大多都是作者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本人极不平凡的人生经历,是他对生活的切身体验,对人生价值、人生意义的这里性的思考和总结。

文中的保尔.柯察金出生在乌克兰西部边陲的沃伦省的一个贫苦的工人家庭。父亲是酒厂的工人,母亲给一户人家当厨娘。不满十岁的保尔就给人家放牛、做童工,倍尝了饥寒之苦和人格的屈辱。艰难的时世,不合理的社会制度,让他从小就形成了桀骜不驯的反叛性格。

保尔.柯察金从小好学,从六岁起就渴望进小学读书,但都因生活困难而未能如愿。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随家迁乌克兰内地小镇佩托夫卡。在那里,他进教会学校读书,但刚入学几个月就被神学教师开除。到十月革命后,他才有了就学的可能,但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只好半工半读,他一边读书,一边在车站小食堂当杂工,在发电厂给锅炉工当助手。保尔有如饥似渴的求知欲,尤其喜欢读书如《牛虻》、《斯巴达克斯》和《加里波底的传奇》等这类描述具有反抗精神的英雄形象的书籍。他不惜把自己在工厂得到的份儿饭送给书报摊主以换取免费读书读报的权利。

保尔.柯察金从小就对以消灭剥削、消灭压迫、解放人类为斗争目标的布尔什维克党有一种近似本能的亲和力。早在半工半读期间,他就结识了布尔什维克贝列德雷丘克和林尼克(后来的舍佩托夫卡革命委员会主席)。一九一八年舍佩托夫卡被彼得留拉匪军占领,革命委员会转入地下,从那时起,保尔.柯察金就积极投身于布尔什维克领导的地下斗争,张贴传单,传递情报,还不顾生命危险救出了被捕的革命委员贝列德雷丘克。十五岁的保尔,第一批参加了本市的共产主义青年团。

保尔.柯察金自幼养成刚毅果断、坚定不移的个性。一九一九年八月,在攻打沃夫的战斗中,他头、腹部都受了重伤,右眼也失明了,被迫复员,转到地方工作。因为他的坚持,一九二四年,被批准为布尔什维克党员。

在那个到处都是战争的年代,保尔以自己的个性、坚持以及为了祖国不怕死的精神,顽强地生活着。他每天都过着担惊受怕的日子,生怕被异教徒或者是一些别的军队所杀掠、枪杀,可他一点也不怕,他为了祖国,为了自己的家庭,他甘愿牺牲。他这种精神就值得我们学习。

我们所有人现在都生活在一个和平、没有战争的和睦年代。我们很安全,根本不用考虑明天会不会被某某人抓去,不用为了会有侵略者来侵犯而睡不着觉……但有人还不知足,每天都要跟父母要钱,买这买那,还总说“不满足”。如果让他们到那个年代去感受一下那里的兵荒马乱的气氛,那他们以后一定会为自己生活在一个和平年代而满足的。

保尔的理想不是高不可攀的。但是要同自己目标和实践相联系的,要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去,哪怕是拧紧一个小小的螺丝钉,也是向目标靠近了一步。但是你如果一直空谈理想那时根本无济于事的。必须要苦干,要实干。我们虽然生活得很幸福,但是我们也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处做起,要发挥高尚的、无私的奉献精神。保尔正是这样为理想而战斗的人,我国各条战线上千千万万个默默无闻的无名英雄们也是这样为我们祖国的伟大理想而战斗的人。

保尔,他让我明白了一个人尽管他有过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错误,但是如果他向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进军,那他也是有可能成功的。

作者尼古拉在文中这样写到:保尔在漫步时无意中走到埋葬烈士们的公墓那里,立下了誓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首>

首页12下一页尾页

战争炼成的“钢铁”—保尔.柯察金 张旭然 1900字

读书人作文频道期待您的投稿,http://www.reader8.net/zuowen/ 更多战争相关的作文请访问并收藏我们的专题页面:http://www.reader8.net/zuowen/zhanzheng/

读书人网 >关于战争的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