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划出生命中最美丽的弧线,本文作者为佚名,是一篇小学生作文,全文共计2200字,作文仅供学习交流,严禁抄袭。
划出生命中最美丽的弧线
——读《感动中国——孟祥斌》有感
我站在窗前,凝望着夜晚的宁静。突然,一颗流星划过静谧的夜空,带着一道美丽的弧线,落在地平线上,消失了……
生命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极其珍贵而美丽的,同时,生命也是脆弱的,如同流星转眼即逝。如果在危急关头,不得已让你选择:献出自己的生命,换回别人再生;或是自己保全自己,而漠视了他人的求助。生活中,很多人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因为生命虽然短暂,却留下了永恒的绚丽。
金华市驻军某部军官孟祥斌就是其中一个。2007年11月的一天,孟祥斌陪着从江西赶来探亲的妻儿在江边散步,一家人正在享受着天伦之乐时,突然传来了“有人跳河了!”的惊呼声。情急之下,孟祥斌来不及和妻子打声招呼,就从十几米的桥上纵身跃向江面。深秋的江水早已寒冷刺骨,他用尽了最后一丝力气将轻生的女子托出水面,而自己却疲惫地沉入了水底,再也听不到妻儿撕心裂肺的呼唤。
寒风在哭泣,
江水在倾述,
高山在顿足,
星星在呜咽……
孟祥斌,用正值壮年的生命,挽回了另一个如花的季节。
泪水,在围观的人群脸庞滑落,那里面有无言的悲痛,有断肠的感动,有深深的惋惜……孟祥斌走了,永远地走了,生命中那美丽的一跃,把他二十八岁的年龄,永远定格在了2008的高度,永远定格在人们心灵的深处。
有些人死了,但他还活着;有些人虽然活着,但他却死了。柳宗元也曾说过:“宁为有闻而死,不为无人而生”。是的,英雄虽然已经离去,但他的灵魂依然驻足在人们心间。就像那流星一般,生命虽短暂,耀眼的光芒却铭刻于心。
汶川大地震中,没有惊天动地的英雄壮举,没有振聋发聩的豪言壮语,一个普通士兵——武文斌的离去却引得都江堰数十万群众前来悼念他。
在救灾的30多天里,武文斌始终奋战在抗震救灾最艰苦、最危险的地方。冲进危楼救人,他随党员突击队冲在最前面;转移疏散群众,他奋不顾身。10天内7次险些摔下山崖,面对战友的担心,他义无返顾地说:“舍不了自己的命,就救不了群众的命。”
2008年6月17日晚,武文斌因劳累过度,引起肺部大出血而停止了年轻的生命。“我们一定要多救人,才能对得起身上的这身军装。”这是一个普通的人民子弟兵对老百姓的承诺,这更是一名神圣的解放军战士对共和国的承诺!
“山崩地裂之时,
绿色的迷彩撑起了生命的希望,
他竖起了旗帜,
自己却悄然倒下,
在那灾难的黑色背景下,
他26岁的青春,
是最亮的那束光。”
——这是感动中国组委会给武文斌的颁奖词。
武文斌牺牲后,被评选为“2008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从他身上,人们看到了13万抗震救灾官兵的奉献精神,看到了军人神圣的责任与崇高的追求,更看到了一支军队乃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与希望。武文斌26岁短暂的生命,不恰似一颗璀璨的流星吗?
是军人,就要随时做好奉献和牺牲的准备。火灾现场,对消防战士来说也是一次生死的考验。
“中央电视台冒烟,速到现场施救。”2009年2月9日的夜晚接到指挥中心命令几分钟后,张建勇率领的队伍第一批赶到现场。当时,火势已经迅速蔓延,火光冲天,大楼已经完完全全被火包裹,场面十分危险。但张建勇没有丝毫犹豫,率先带领几名战士冲进火焰中,在危险中摸索前进,寻找生还者。
当他们到达14楼时,终于搜寻到被困在屋里的受难者,张建勇坚定地告诉战友:“不管怎样,我们一定要把被困人员带下去!”此时,那些被困人员因吸入过多的有毒气体,生命垂危,张建勇毫不思索地拿下自己的呼吸器,立刻给被困人员带上。
这一举动,作为消防员的战士,谁都知道意味着什么:在生死面前,张建勇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别人。
“如果我成为一名警官,
我将全身心地投入到消防部队的建设中去,
我将义无反顾地听候祖国的召唤,
无论多么艰苦,
我都会努力地克服掉一切困难,
献身消防事业,
努力成为新时代的一名优秀的消防警官”
——这是摘自张建勇的“警官报告表”中的一段话语。
张建勇走了,撕心裂肺的呼喊声击碎了在场所有人的心;张建勇走了,他化作了辉煌的流星,留下了30岁年轮的闪耀光环……生前,他就将自己的生命交到了祖国人民的召唤中,死后,他把无尽的思念留给了辽阔的星空。现在,我明白了,人们为什么要赞美流星,那时因为它们都是燃烧着走完了自己的行程。
像这样的英雄,还有很多很多。在生死面前,他们把希望带给别人,却无暇顾及自己的安危。生命固然可贵,但那种高尚的、奋不顾身的精神更让人感动,生命中最美丽的弧线,往往是在你真心付出时,才显得更加耀眼、夺目!
划出生命中最美丽的弧线 佚名 1900字
读书人作文频道期待您的投稿,http://www.reader8.net/zuowen/ 更多生命相关的作文请访问并收藏我们的专题页面:http://www.reader8.net/zuowen/shengm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