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理想课堂建设笔记】 关于教学常规

发布时间: 2016-10-16 16:34:01 作者: rapoo

【理想课堂建设笔记】 关于教学常规的对话

时间:2008年10月24日

人员:张勇、焦胜利、王安濮

王安濮:我感觉,常规抓细了就是特色,常规抓实了就是经验,常规抓久了就是成效。

焦胜利:是的,常规是过去行之有效的经验的固定化和规范化。

王安濮:里面也包含了当年创新成分。因而,不要轻易否定常规和范式。拿语文学科来说,现在有许多满天飞的概念,看似很时髦,其实都经不起课堂层面的检验,这种所谓的理念其实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焦胜利:你从天津参加语文高级研修班回来后,感觉从高处不胜寒回到了人间。

王安濮:到天津的最大的感觉就是,有许多高校教授他们研究对象都是最普通的老师和教材,他们是象牙塔里的农民,没有空洞的研究,这种居高临下却不以势压人,给我以很深的启示。

焦胜利:是的。一些看似原生态的东西,一些看似普通的教学常规,其实最具生命力。比如说教案,现在很多抨击教案是限制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套子,但是作为一种控制手段和教学前实施载体,教案是必不可少的。

王安濮:对于一个载体而言,教案本身并没有错,或者没有优劣之分,它只是一个教案,不同的老师使用有着不同的功能。后面延伸了学案、预学稿,也无非是教案的进一步专业化而已,是教学常规细化的一个主要表现。

焦胜利:从事教务处管理工作这些年来,感觉常规越量化越细化,越有益于管理,但同时有许多老师感到程序烦琐,这是一个不大不小的的问题。

王安濮:这就好比一个人和影子一样,影子到哪,人就到哪。一线老师和你所处的位置不一样,你是从有利于常规管理的角度,老师是从简便易行的角度。对于一线老师而言,课教过了一遍,教材和程序也都熟了,而学生的情况都差不多,无非是差中优三类,因此在客观上存在着以不变应万变的应对基础。人都是有惰性的,老师也不例外,因此对于常规的检查有一种倦怠的情绪。这种情绪是因为常规太熟悉了,简直就和吃饭一样。但吃饭讲究一个色香味,但常规检查基本上是不变的。

焦胜利:你分析的有道理。从职评的公正性看,从评价性的公正性看,学校各项管理都应该向细化转变,这是不是细节管理的一个有效体现呢?

王安濮:这是细节管理的一个方面,真正的细节管理除了程序和检查的规范性外,还有一个就是通过细节管理不断完善细节,使老师养成一个优化细节习惯的良好的秩序。我说过一句话,当优秀成为一种习惯,成功也就成为一种必然。

焦胜利:曙光学校的理想课堂也一直向常规的方面转变,但有时候更觉得改变一个旧的理念很难,行政推进虽然具有强大的强制力,但是老师们总有一种抵触情绪。

王安濮:俗说话,本性难移。对于学校教学而言,我个人的意思是少用行政推进。坦率讲,我对那种以行政推进某种理念或者课堂模式的做法表示反对,老师往往改变原有执教习惯很难,在这种情况下,一种新的理念推行当然离开不行政推进,但行政推进的手段要和常规考核结合起来,话再明确一点,融常规检查于行政推进,在程序规范方面提出明确的考核要求,这样推进起来就会减少很多阻力。常规的某些细节变革比单纯的搞行政推进要直直接,效率也高许多,同时阻力就会少许多。还有一个就是要及时推进学校的案例建设。和名校相比,我们曙光学校缺限在哪什么地方?我看就是案例的缺乏。人民大道小学搞出了一个主体教育,安阳市五中搞出了一个百年文化,我们曙光学校现在能推出去的就是教师专业化发展。为什么教师专业化发展能推广开来,因为我们有东西。优质课连续六年都是执牛耳者。在网络教研推进教学方面,有常作印老师,我也算一个,我们弄了一个三剑客工作室,在全省影响很大,这些都是很好的案例。但在理想课堂方面,现在案例还很少,康海平这个班算是一个,我的语委会学科发展模式算一个,焦主任你的生物探索也算一个,王康老师的英语,许为民老师的历史等,都算是案例,但远未没有成形。所以,在去年理想课堂,我就给学校建议过,案例建设应该首要的,现在案例建设就是现时的细节积累,在此基础上的形成的新常规更具生命力。

焦胜利:老师这段话有份量。我们学校事实上也在沿着管条路子再走。准备在适时的时候推出我们自己的案例集,把老师们在理想课堂方面的探索给有形的表现出来。但我还是坚持认为,行政推进和案例建设都不可或缺。

王安濮:行政推进当然不可或缺,案例建设也可以当作行政推进的一个有效举措来抓。包括学校领导层的一些治校措施,也都可以纳入案例建设的。如丁校长关于理想课堂评价标准的论述,张校长关于教师核心能力的论述,都非常精辟。及时总结出来,对于全校工作也是一个很好的促进。对于语文学科而言,我想也是这样的。原来我有一个提法,叫重构教材,但现在看来,这个重构是太高抬自己了。我是苏教版教材的批判者,在不同的场合一直发出质疑的声音,但是通过钻研教材发现,苏教版的人文知识体系还是符合新课改标准的,知识体系我们可以补充就可以了。

焦胜利:柳文生的一个可贵精验就是精读教材,现在教研室提出了一个底线教学,语文教学方面也提出精品课堂,我看这也是语文本色的回归。

王安濮:严格讲,是语文常态规范回归。回归教材的主体地位,经典地位,回归语文的四大能力培养,在这一方面,我尤其想听听你和张校长对于此的看法。我们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对于学校管理,我是从第三方的观点看问题。而对于语文教学,你们是从第三方的观点看问题,换个角度看问题非常必要。

张勇:语文无非就是一个听说读写,这里面既有能力目标,又有素质目标,也是语文的终级目标。对于学校来说的语文来课,也就是在课堂上落实四个目标。

焦胜利:语文教学说到底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我感觉这届学生规范字的书写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这应该是一个突破口。

张勇:写字是一个人的门面,尤其是信息化时代,学生不能把什么都嫁给电脑。据说某大公司用人,就是让学生写字,从其字迹中开始分析人格。我们说字如其人,也就是这个道理。这一次一班和二班举办书法比赛,老师邀请我去颁奖,我也想给学生谈谈写好钢笔字的重要性。

焦胜利:对于书写规范要求,课标上要求非常笼统,但实际上,规范的钢笔字不仅仅门面,更是学生的生命线。

张勇:确乎如此。曾经有一个心理学家作过实验,把同一篇内容一样的作文,让九个不同的学生抄写,然后交给资深的作家去评分,结果字好的学生分也就高,这个实验说明赏心悦目的作用。

王安濮:这次请张校长给语委会的委员颁奖有两个意义,一个是以此彰显对于书法的重要意义。第二个对于学生是一个激励作用。虽然初中的重心已经不是规范的书写训练,但要因地制宜。市教研员老师在一次教研会议上说,我们不要抱怨,说小学老师没有下到功夫。我们要把这里这一棒传好,不好到传到高中,让高中老师再抱怨我们。作为一个初中语老师,如果你的字和学生的字都有所提高,那么语文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半。

张勇:我看这次获特得奖和一等奖的都是女孩子。我想,为什么男生没有如此优秀的。通过练字使男生的心细起来,更有耐心,这恐怕是通过炼字来达到心理境界的改善。只要持之恒,抓住语文四种核心能力,并且力图在课堂层面表现出来,那么语文就一定能落实。

读书人网 >优秀作文精选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