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圆柱的体积》作文

发布时间: 2016-10-25 08:05:50 作者: rapoo

《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正确计算圆柱物体的体积;

2、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并发展空间观念;

3、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利用圆柱的体积公式灵活解决生活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学具准备:圆柱体学具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在立体图形中,我们已经会计算哪些图形的体积?怎样计算长方体的体积?(板书: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怎样求正方体的体积呢?也可以用底面积乘高来计算。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另一种立体图形:《圆柱的体积》(板书)

二、探究新知:

1、情境导入:

过生日的时候,大家都喜欢吃什么?今天王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两个蛋糕图片,请看,它们都是什么形状的?(圆柱)

你认为哪个蛋糕的体积比较大?你是怎么想的?

2、大胆猜想:

你认为圆柱的体积可能与它的什么有关?

究竟哪个蛋糕的体积大,就需要准确的计算。你会计算圆柱的体积吗?(指名汇报: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师:圆柱的体积为什么等于底面积乘高?这就需要来验证(板书),这也是我们这节课重点研究的内容。

3、验证:

⑴把圆柱转化成什么图形来验证(转化成长方体,板书:转化

你们怎样想起把它转化成长方体来验证呢?

生:圆的面积公式是把圆转化成近似的长方形推导出来的(真会联想!

师:也就是用化圆为方的方法,用旧知解决新知,太棒了!

(用课件演示圆转化为长方形的过程)

⑵怎样把圆柱转化成长方体呢?

师:王老师做了一个更加直观的课件,一起来看把圆柱转化成长方体的过程。

由于操作的限制,大家不能等分更多的份数。(课件演示:等份32份、64份,我们发现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体,体现无限逼近的数学极限思想。)

⑶ 怎样推导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6人小组合作,请利用手中的学具,把圆柱转化成长方体。边操作边交流以下两个问题

1、观察比较,拼成长方体的底面积和高,与圆柱有什么关系?

2、在小组内说一说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4、汇报交流:

指小组汇报推导过程

生:长方体的底面积=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圆柱的高,因为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所以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5、课件演示推导过程:2人小组互相说一遍推导过程)

通过操作,我们不仅验证了圆柱的体积确实等于底面积乘高,还明白了为什么等于底面积乘高。

6、如果用字母v表示圆柱的体积,s表示底面积,h表示高,那么圆柱的体积公式用字母怎样表示?( 板书:v=sh)

7、要计算圆柱的体积,需要知道什么条件

练习:一根圆柱形钢材,底面积是50平方分米,高是20分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8、思考,三人小组交流:

如果不直接告诉底面积,知道哪些条件也可以求出圆柱的体积?怎样求?

r→s→v d→r→s→v c→r→s→v s侧→c→r→s→v

三人小组互相说

9、解决课前问题“哪个蛋糕的体积大?”:需要知道什么条件可以求出它们的体积?

出示题中的已知条件:①d=6cm 、 h=20cm ; ② r=4cm、 h=10cm

通过计算,哪个蛋糕的体积大?

通过解决这个问题,你想提醒大家,求圆柱的体积时应注意什么?

三、自主总结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知识方面、学习方法

师:这节课大家不仅学习了很多知识,还掌握了重要的学习方法:“猜想、验证、得出结论”。很多科学家就是用这种方法为人类做出了伟大贡献。在验证的过程中,我们还运用了“转化”的方法,转化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我们以后还会经常用到。

四、提高练习:

段圆柱形钢材长1.5米,锯成三段后,它的表面积增加了24平方米,这段钢材的体积是多少?(先独立试做,再交流方法。)

五、生活应用:

圆柱的体积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个故事:

牙膏口径扩大1毫米之后

这是几年前网上红火一时的一则故事。美国默克尔牙膏公司,生产一种牙膏,投放市场后很受欢迎,可是几年以后销售量却停滞下来。董事会对此不满,于是召集高层商量对策,最后决定:有偿征集建议,谁的建议能让销售额翻一番,就奖励谁10万美元。

在众多的应征者中,有个青年脱颖而出。其实,年轻人的建议很简单:“更换新包装,将现有的牙膏口直径扩大1毫米。”总裁一看立马拍案叫好,当即奖励年轻人10万美元,第二年按年轻人的建议去实施,牙膏的销售额果然翻了一番。

如果每人每天刷牙要用2厘米长的牙膏。牙膏口直径为5毫米,那么1个月(30天)要用多少立方厘米?

牙膏口直径为6毫米呢?

每人每年多用多少立方厘米?(大约1管的牙膏)我国13亿人呢?

小结:牙膏口径只增加1毫米,给厂家带来的惊人的利润,但给消费者却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专家指出,如果每次用的牙膏过多,残留在牙齿上,或吞咽到身体里,对健康不利。挤牙膏时“豌豆”大小正合适。相信大家今天挤牙膏时肯定比平时要少。做一个节约、环保的小公民,就让我们从挤牙膏开始!

读书人网 >一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