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做蜇人的蜂
有句很温情的话——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与这样一群奇葩学生相遇,我相信是命运对我的眷顾。他们,让我看到了生命的多姿多彩。
早读,第一排的畅蔫蔫地趴在桌上,似霜打过的茄子。少年应有的蓬勃朝气在他脸上丝毫不见。为了不打扰已开始上早读的师生,我决定第一节下课找畅谈谈。
尽管昨晚雨疏风骤,此刻暖暖的阳光却洒满校园。冲畅招招手,让他出来。倚着走廊护栏,我平静地问:“今天怎么了?不舒服吗?”
他垂下头,说:“我做得不对,不应该那样对老师说话……”
看来,第一节英语课上曾发生了什么,“怎么了?是不是今天心情不好?谁都有心情低落的时候,刚才怎么了?”
“听写的时候,我趴在桌上,英语老师说(批评)我了,我很不礼貌地冲(顶撞)了老师几句。”他垂下眼睑,避开我的目光。那份桀骜不驯收敛了。估计,他顶撞老师之后,心里也是纠结的。
“你是希望老师对你不管不问,视你为空气。还是希望老师管你,哪怕批评的话有些逆耳。这二者你愿意选择哪一个?”我淡淡地问。
“后者。”他毫不犹豫地说。
“那么,站在老师的角度,你好好想想。假如你是老师,你好意提醒学生,却被学生狠狠地伤了一下,你有何感想?心里的滋味如何?其实,你刚才伤了老师,你自己心里也并不舒畅,对不对?就像蜜蜂,别人无意攻击,而蜜蜂却狠狠地反击,结果白白赔了自己的性命。”我继续心平气和地说。
恰好,英语老师从我们身旁经过。畅的脑袋垂得更低,似乎在找地上有没有缝。英语老师脸颊红彤彤的,大概是愤怒燃烧残留余温。
“你有勇气对班主任重复一遍你刚才说的话吗?”她只轻轻说了一句,就走了过去。
我望着畅,等他开口。他低着头,说:“我跟英语老师道过歉了……”
“《哈佛家训》里那个小故事你还记得吗?那个爱发脾气的男孩子每次乱发脾气就在木桩上钉个钉子。后来。他一次次克制怒火,也就一根根把钉子从木桩上拔下来。钉子虽拔了下来,可木桩上却留下了一个个窟窿。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覆水难收啊!恶语伤人六月寒……”
我看见畅的眼里有泪慢慢沁出。他一脸凝重,看得出是在竭力控制的情绪。这个做事冲动的孩子,其实骨子里并不坏。
“记住,三思而后行,三思而后言。别做蜇人的蜂,伤人又伤己。”我说。
畅点点头。
阳光泼泼洒洒,走廊上一派明媚。不远处的水杉泛着逼眼的新绿。如果等待可以产生奇迹,我愿意做个麦田里的守望者,等待生命的成长和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