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答学生家长问之二 : 考前半个月家长做

发布时间: 2016-10-29 08:31:23 作者: rapoo

答学生家长问之二



考前半个月家长做什么?



文/浮利古



不断有家长问,家长可以为孩子的考试做些什么?越是临近高考,这种发问的势头越猛。当然,还有连问都不问就自己主动去做的。离高考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对学生来讲,时间是很紧张,也很宝贵。家长可以做的其实就是搞好后勤不干扰。针对高三后期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有这样几点具体的建议供家长参考。



第一,每事问行家。我们的很多家长也是参加过高考的,但那毕竟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今天的高考形势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考竞争的激烈程度也有明显的不同。更关键的是,现在的孩子和过去的我们也不相同。这几年国家对教育改革的重视程度可以从中央到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文件上读得到。这些文件的精神对于高考的影响到底有多大,能够影响到哪些地方?我们的家长是不是认真的研究、好好的思考过这些问题呢?毕竟我们也有我们自己的工作,还有一句话,毕竟是隔行如隔山。教师是专门从事这个工作的,现任的高三老师对于高考形势的研究和把握应该是花费了不少的精力的。很多老师还很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所以说,涉及到高考的问题,还是要尽可能的从孩子现任的高三老师哪儿获取更多的帮助和建议。更何况,好多高三老师是久经考场了,他对于高考改革的宏观走势和高考考试的具体操作比较了解。没有了解,就谈不上针对高考做什么。作为班主任老师,我对于我没有任教的学科,学生有所疑问,我还建议他们找任课老师去解决。我还告诉他们,我谈的仅仅是建议,要认真听听任课老师的指导。



第二,遇事要镇定。家长的心态会程度不同的影响到孩子的心态。家长遇事的态度也一定会影响到孩子遇到事情所采取的态度。无论孩子遇到的是生活中还是学习中的事情,家长都要做出一个镇定从容、冷静处理的表率。尤其是面对孩子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家长更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孩子共同分析问题、查找原因、探求方法,不断地总结反思、不断地整合改进。这样做的好处有两点:1.用行动告诉孩子,所有问题的出现都是有原因的,找到原因就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2.只有冷静处理才是解决问题的积极态度和方法。家长说一万句也抵不上家长认认真真地做上这十几天。这是一种做事态度、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影响。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养成这样良好的做事习惯,是受益终身的。反之,一旦遇事急躁,慌乱或者埋怨,恐怕也会影响到一辈子的发展的。



第三,分歧存而不论。临近高考,家长和孩子一样有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在巨大的压力之下,人的思维是很容易受到限制的。思维受到限制的后果往往是思考问题方式单一,角度单一,往往会考虑不周到,甚至出现一些很低级的错误。家长会,孩子更会。出现这些问题的时候,家长不要和孩子发生争执,也不必去探讨评论。有些事情,放一放,让它暂时的过去,也许它就会有一个新的发展。一些不太合适的事情,也许放一放,自己就能够感觉到事情做得不合适。而评论乃至争执的结果是很难设想的。情绪如果出现大的波动,心态往往会失去平衡。况且,本来也就不会有多大的原则性的问题。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即将成年的孩子,我们做家长的应该有这个自信。退一步来讲,即使他是非观念有些问题,也不是三天两天可以扭转过来的。慢慢来,高考后还可以继续做,或者说高考后做的效果会更好。



第四,不要帮倒忙。家长帮倒忙的具体表现有很多种,列举如下,欢迎对好入座:1.病急乱投医,到处找人给孩子补课。孩子需要吗?临考的几天重要的不是发现问题,而是帮助他解决已发现的问题。他的问题谁清楚?他自己!如果还有一个比较清楚的人的话,那就是他的任课老师。在高考面前,没有什么高人。你要找最了解高考和最了解你自己的孩子的人来帮助他解决问题。如果孩子有需要,那你做一些也是正常的,如果孩子不认为有必要,而是家长自己觉得有必要,那就完全没有必要。花钱不可惜,可惜的是耗费了时间,搞坏了心情。2.生活过度关注。过度关注的表现有两种。一种是随便干预乱提建议。所谓“随便”和“乱”主要是不尊重规律,更不尊重孩子的需要。一种是遇到正常的问题反而特殊的处理。比如孩子有了病,过去是让他看完病,能上课就上课去。现在呢?有没有说马上高考了,在家调养一下的想法?如果有,这就有问题。应该让孩子处理生活问题的方式和方法与平时相差无几。身体重要,头疼脑热的其实是很常见的生活小病。煞有介事的在家养病,是不是有点在故意制造紧张?再比如,孩子熬夜学习的问题。到了这个时候,一般情况下就不应该在随意熬夜了。好多专家也是这样指导的。可是,调整是慢慢来的。如果孩子就是睡不着,你干嘛要硬逼着他睡觉?最后搞得他既睡不着觉,又没有抓紧时间学习。浪费了时间倒不是最可惜的,最可惜的是搞坏了情绪和心态。



第五,注重场效应。孩子应该在一个学习的“场”里边学习,学习效果会更好,这是一般规律。一个人独处的学习环境,相对于高考考场来讲也是反常的。有些家长问老师们都不大讲课了,能不能回家复习?还有的甚至想着利用老师们不讲课的时间在给孩子找老师补一下。动脑子想一下4个大的问题:1.学校在这个时候为什么不让老师集中讲课?是学校备战高考有经验还是你备战高考有经验?2.孩子经过三轮复习,做了那么多的题,需要不需要时间整理一下?需不需要把过去复习过的东西再温习一下?3.高考是孩子自己在考试,还是家长在考试,还是辅导老师在考试?如果是孩子自己在考试的话,那么为什么不让孩子自己理一理应该准备些什么?为什么不让孩子根据过去大量做题的经验整理一下应该如何应对考试中出现的问题?在考场上还会不会有辅导老师给他提示?4.孩子在家的学习效果和在学校的学习效果哪一个更好一些?独自在家学习的时候,会不会有些放松?好多同学比较好的学习方式和方法没有在自己的眼前出现,会不会对自己的学习来讲是一种损失?



当然,我所讲的都是一般的规律,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和一般规律相对应的往往就是特殊的情况。必须承认,特殊情况还是存在的,对于特殊的情况,还真得用非常的手段。至于你自己的孩子是不是特殊情况,不知道作为家长你了解多少。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当然,也可以不参考。因为,参考而已,建议罢了。





读书人网 >中考话题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