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别开生面的“韩式教学”研讨会作文

发布时间: 2016-10-31 08:37:28 作者: rapoo

别开生面的“韩式教学”研讨会

3月5日下午,在我们学校电教室里,语文组40位老师(总共42位语文教师,熊颖、乐丹分别因病假、事假未参加)参与新学期第一次大组教研,主题就是进行“韩式教学”研讨,交流寒假期间阅读《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的感悟。

说这次研讨会别开生面,并不是我在夸张,仔细看看,诸位老师都在做什么?

看,老师们正认真地把读书所感倾注于笔尖,这就是本次研讨的特殊之处:无声的研讨,且人人参与,这是第一节课,第二节课则是我来解读《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目的是抛砖引玉,以期大家有更精彩的发言。

还一处别开生面是因为两位校长亲自参与研讨,潘校长全程参与,徐校长(管着中小两个学部)第一节课进行到一半的时候,走进电教室开始欣赏老师们的“有感”,直至教研结束,拿走全部“有感”,回去细细批阅,而后转交于潘校长,再之后,赵主任阅读,领导们如此重视的教研,我们的语文老师表现如何呢?欣赏一下:

这时候,你或许明白了,这次“有感”是以试卷的形式呈现的,试卷的题头为“《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阅读有感”,卷面上共有四道题:

1、阅读《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你了解到一位怎样的韩兴娥?和她相比,你的优势和不足分别是什么?

2、韩兴娥的课改实验是“读”占鳌头,她是否因此而忽略写字教学,请阐述她的具体做法。

3、“‘读’是学好语文的不二法门”,韩老师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对于她的“海量阅读”实验,你有何看法?按教科室要求,本期语文教师各自制定课外阅读计划,你将如何落实自己的计划?

4、“生本课堂”,“师友互助”,今天我们又学习韩兴娥的“海量阅读”,它们各自的主旨是什么?怎样使它们相得益彰?

这四道题中的第二道答案在这本书的107-110页,老师们都能找的到,现在我们要欣赏的是关于另外三道题的个性解答:

①你了解到一位怎样的韩兴娥?

一位学识渊博,富有耐心的好老师。——吴爽

敢于创新,是一位普通却又不普通的老师。她自己酷爱读书,简直是一位书虫。——王茹

不善表达,其貌不扬,课堂朴实,但她能真正让孩子喜欢上语文。——张丽

相貌平凡,普普通通,没有我想象中的漂亮,风韵,但是她睿智,儒雅,谦和。——张艳

朴实无华却具有实干精神的人。——晓蕾

爱学生,实干家,善于思索。——东君

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相信书籍的力量。——映梅

敢于创新,善于思考,实干勤奋。——瑞丽

一位自认平庸(口才平平、文采平平、相貌平平等),但积极思考,勤奋上进,智慧,善于改变,创新的老师。——符君

有思想,有见解,敢于走在教育改革之路前列的优秀教育工作者,是优秀老师的代表。——彦群

既平凡又了不起的老师。,说她平凡,是因为她和我们一样,每天站在三尺讲台上,她是千千万万个一线教师中的一员。说她了不起,是因为她善于钻研,善于思考,勤于动笔,在实践中,遇到困难,她总是想尽一切办法去克服它。——秀琴

一位潜心研究教学的韩兴娥。——晓宇

一个像慈母般爱孩子的韩兴娥,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雅莉

一位热爱读书,关注学生成长,教学有法,踏实、勤奋,文化底蕴深厚的老师。——彭锟

小学语文教育的开拓者。——吴倩

这是一位懂教育,爱孩子的老师。——向华

外表朴实,却有着深厚的内涵。——王娟

个性鲜明,勇于创新,坚持课改,学养丰厚而又充满智慧的老师。—刘欢

不知为什么,读完这本书,了解韩兴娥,我的脑子里总是萦绕着一句话:“穷则变,变则通”。山东真的是教育改革的一方风水宝地。韩兴娥,曾平凡得如你,如我,因对语文教学的现状不满,她勇于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孙玲

语文教学的“另类”,她是一个执着的人。——高玉杰

爱读书、爱思考,勇探索,沉静、踏实、大胆、爱生的韩兴娥。——李勇

朴实、执着于追求语文教学真谛,挚爱学生,少有功利心,潜心于教育教学的一位老师。——冬临

……

各有各的看法,真正的都有所获。

②和她相比,你的优势和不足分别是什么?

和她相比,我一样愚鲁与不解人情,可是教学中我总爱因循守旧,走不出既有的围城,缺乏创新的勇气与行动。不是不知好歹,而是怕麻烦,怕做不好,所以经典诵读阅读也只是课外的“零食”,没有成为“一日三餐”。——冬临

优势无从谈起,不足之处很多。——代刚

和她相比,方知自己孤陋寡闻,学疏才浅。——李勇

和她相比,我没有什么优势,不足之处就是缺少她那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顽强精神。——高玉杰

别人破茧成蝶,我却仍在作茧自缚。——孙玲

和她相比,我也崇尚早早挖掘孩子的阅读潜能,但缺乏长远、细致的计划,而且自身阅读面比较窄,常常热情有余,引领不够,另外,对教材的处理没有她大胆、大方。——刘欢

我的阅读量很小。——甜甜

各个方面都有很大差距。——孙锐

不能和她相比,在她的光照下,我清醒的认识到:1、我们都爱读书,但她是书虫,我仅是过客。2、同是引领学生畅游书海,她是有计划有措施,而我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3、同是语文教师,她有教有读有写,而我有教有读但缺乏写。差距不能衡量。——王茹

把自己固定在条条框框的教学模式下,只知一味的执行,却不知变通。——晓菲

舍不得花时间让孩子们课上读,自己除了完成课本之外,懒于抽时间去做与阅读相关的事——张丽

优势:理念新,学习机会多,外部环境较好,干工作踏实,不浮躁,能够找准方向。不足:缺乏耐力。——张艳

优势:工作热情高,口齿还算伶俐,能够把握好教材,有较为扎实的基本功;不足是安于现状,创新意识不够,对学生“放”的不够,不够相信学生,讲的多,读得少。——映梅

我所处的环境优越的多,校领导倡导改革,鼓励我们大胆尝试……但我却没有韩老师的魅力,得过且过,不思进取,随遇而安。——瑞丽

不善于记录自己教学中的得与失,很少写教学日记,有思,但不能行动。——任行娟

我自认为对工作兢兢业业,认认真真……很多时候为准备一节课,绞尽脑汁,发挥的也仅是个人的研读水平,学生收效甚微,为此不禁自惭形秽。——袁琼

学校更好,领导更支持教师创新……但现实情况班额大,为每一个想法设置了障碍,留守子女多,家长辅导跟不上,好多孩子无人过问等——符君

和她相比,从教时间比较长,有着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同时也是一位不断学习,不断反思的老师……但在坚持创新的教学上,不够执着,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改进,不敢做太大的尝试。另外就是惰性。——樊莉莉

我没有任何优势,有的全是不足。①不能静下心来读书;②转化后进生方法不当……苗青

个人懒散,有想法没有行动,有行动没有坚持。——小梅

我的课堂上每一词每一句都讲解,分析太多,灌输式严重——章洁

我自认为差距很大,虽然年纪不大,但却没有了工作的热情,不愿去思考,不愿去努力。——晓娟

在课堂上,我总是不敢过多的放手,以为有很多的课文都特别的好,总想领着学生一遍一遍过多的去感悟,生怕哪一点没有学到,没有点到,学生漏学了很遗憾。于是,带领他们在课堂上对于一篇课文,过多的去品味,去咀嚼,结果每到学期结束都是慌着去赶课,害怕课文讲不完,其实,回头想想,自己和学生都很累,也不见有多明显的教学效果。——彦群

与韩兴娥相比,我最大的不足是不能静下心来研究教学。没能把教材体系化,没能把阅读归类化,没能把经验积累下。一个字太“懒”了。——彭晓宇

我的优势和不足:我的性格比较温顺,平时不太喜欢发脾气。我还爱了解一些和教育教学有关的新思路新方法。

我的动手能力不足,平时不喜欢写文章,教学笔记不太详细,不能反映出课堂的状态。读书时,我缺乏耐心很难独立看完一本书,钻研学习的能力不够足。我还容易满足传统的教法,缺乏创新的精神,对一些好的教法,学得不深不活。——吴爽

和她相差太远,还有许多需要去学习,探索在教学中,我不敢创新,不想去改变自己的现状。——孙娟

我太过于循规蹈矩,不敢创新,不敢尝试,不想改变自己的现状。——雍丽

不足有几点:①不爱读书,地说不能深入读书,不喜欢读专著,读书如蜻蜓点水,读书层次较浅。②对学生缺乏耐心,易怒易火。③经典读得太少,文化底蕴不深。——彭锟

我和韩老师相比,根本就没有优势可言,韩老师“润泽”的课堂,深深地吸引了我,韩老师在教学上所做出的创新、努力让我感到佩服不已,以后争取让自己多学知识,多思考,让自己的课堂也变得有趣高效。——何丹丹

与之相比,自己的不足太多太多:想得多,做得少;不敢实践,为传统教学模式束缚。——王艳

关于这个问题的回答,老师们很谦虚,但更多的是实情。

③“‘读’是学好语文的不二法门”,韩老师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对于她的“海量阅读”实验,你有何看法?

关于这个问题,老师都是持赞同态度,只选摘一位老师的回答:

对于韩老师的“海量阅读”,我很赞赏,也很向往。尤其是低年级语文教学,让孩子在读中理解,在读中识字很简单,也很快乐,并且没有刻意让学生“咬文嚼字”,做到逐一理解,让孩子该理解的时候他们就领悟到了,这让我想起了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的“每有会意,使欣然忘食”。 ——雍丽

④按教科室要求,本期语文教师各自制定课外阅读计划,你将如何落实自己的计划?

老师们真是心动了,或详或略,但都有计划:

本学期我准备在完成学校安排的诵读基础上,引导我们班的学生读《格林童话集》、《安徒生童话集》,读了以后要 读的感受,为学生的文学素养打下基础。——周云

课前一个小故事。每节课前留出时间让一名学生讲她通过阅读而消化了的小故事。讲者有礼物(第一位讲者奖了一个本子,礼物需多样);经典诵读坚持做下去;准备采集积累课外读书中的好词好句好段。——王茹

本学期,我决定按照韩老师的教学思路实验一回,我已计划好,在8周内,结束掉新课的学习,识字教学一会不停止的巩固练习着,剩下的时间,计划和孩子们共读一本书,但具体书名还没确定,因为要做到人手一本,有点难言工,具体实施细节还要再次考虑。——晓菲

本期我结合本班学生特点,决定采用如下方法来完成课外阅读,第一阶段:听“故事”,选出班里口语表达较强的孩子,定时给同学们读“故事”,让孩子先爱上故事,后爱上书。第二阶段:自己读故事,抽出学生在小组内练习读,让一部分孩子爱上阅读,第三阶段讲“故事”,把阅读的内容进行加强,巩固。第四阶段:对本期的课外阅读进行总结。——张丽

1—14周

学完一年级下册课本

15—16周

学习简单的

暑假

师生共读安徒生童话

——张艳

本期我打算在班内实施“海量阅读”,每周至少抽两节课时间和孩子们一起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取知识陶冶情操,鼓励学生课余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并充分利用午练时间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及阅读习惯每月召开一次“读书交流会”,让孩子交流自己的读书的阅读兴趣及阅读习惯每月召开一次“读书交流会”,让孩子交流自己的读书心得,增强读书欲望。——瑞丽

我在以教材课本为主的语文教学过程中,也要扩大孩子们的阅读量①学校印发的三年级下册经典古诗、词、论语首先作为重点课外阅读训练;②每天优秀的孩子背一则《成语故事》;③其余孩子看30分钟课外书,并画好词好句做好摘抄;④建立好班级图书角,充分利用学生自我管理,在班内掀起读课外书的热潮;⑤抓好《小学阅读》的读书与写等。——袁琼

对于本学期的课外阅读,我想走得慢一点儿,稳一点儿,毕竟本学期时间短,孩子的心性也在转折期,让能力强的孩子多读,走得远点儿,慢孩子跟一跟,除了学校配发的“诵读资料”每人必背必读外,还有小学生学习报《小学阅读》等资料,先以这些资料为主,有余力再想其他。——符君

在本学期,我将结合一年级学生特点,以识字为主,推广阅读,巩固识字,拓展孩子视野,我准备这样做:①课文教学将整体推进,学生诵读一单元课文,集中识字,然后识字结束,再回归课文,进行巩固。②大部分学生都订阅有《小学生学习报》,在课堂上进行集体阅读。③利用学育读的《诗歌表》,教学生识字,诵读,大致理解意思。④统一到两种适合儿童的书籍,课堂共读,指导圈点勾画。——樊莉莉

①认真阅读学生征订的学习报;②每人书包里装一本励志的书,极力做到两周读完一本;③师友互换书籍做到资源共享,每两周利用一节课让学生进行读书汇报。——苗青

①让学生每人每周最少看一本课外书;②充分利用早读午练时间进行课外阅读;③适时布置有关问题,确保阅读质量;④完成学校安排的经典诵读。——小梅

上好诵读课,以多读多唱为主,少分析,少讲解;②鼓励孩子们广泛阅读,每人都要有1本到2本课外书装在书包里;③自己也要多读书,和学生一起畅谈读书的乐趣;④建立班级图书角;⑤尽可能的一学期上一节班读书会。——章洁

本期我会利用晨读时间和孩子们一起诵读古诗,词和论语,诵读课就和他们一起回顾这些内容,要求达到熟读成育,每周末的作业就是读课外书并积累句子,课内进行评价。把读书当作一个重要的作业去布置。——晓娟

首先,利用午练等课余时间,让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其次,抽出一部分时间让部分同学谈自己的读书心得;最后,我还会指定个别书籍让全班同学一起阅读。——彦群

坚持朗读学校配发的育读材料:《诗经》节选《大学》、《孟子》的精选部分,课堂上加快教学进度,挤出时间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和《钢铁是怎样练成的》。——任秀琴

首先是节省教材学习时间,直奔重点,然后和学生共读一本书,开读书汇报会激发学生读书兴趣,鼓励学生自由阅读,下要保底,上不封顶。——雅莉

本期我压缩课堂教学时间,以本校名师为榜样,和学生共同阅读3至5本课外书籍,写读书笔记,开读书汇报会,同时经典背诵不拘限于学校发的材料,适时拓展一些诗词材料。——向华

①利用好语文课本及配套的阅读训练教材进行阅读,可以渗透在语文课上和家长;②利用校讯通向家长推荐读物,并利用校讯通和家长交流 孩子阅读情况;③定期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并定期召开读书会,让学生在读书中收获多多,并提升孩子的读书兴趣;④利用图书交换,达到资源共享;⑤建立QQ群,互相推介好书,交流读书心得。——彭锟

课外阅读计划制定了以后,我会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利用上,晨读,午练在家睡前等,先是指导家长如何给孩子挑选书籍,然后逐步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由浅入深,再辅以相应的写作活动讲故事比赛等,让我班的孩子也尽快踏上“阅读快车道”。——雍丽

引导孩子利用午后,睡前,课间大量阅读适合低年级儿童的寓言故事,童话故事,动物故事及充满智慧的适龄儿童故事等通过校信通争取家长的大力支持,引导孩子在课前3分钟上大胆展示,体会写话训练中尝试写自己的话及见闻,引导每个孩子要上阅读,爱上文字,体会表达的乐趣。——刘欢

本学期准备读《安徒生童话》十本以上 读书,《小学生学习报》经典诵读打印页……有待商讨。——孙玲

一、利用课余读书时间,全班共读两本书。二、利用阅读课,完成课外片段的欣赏。三、诵读小学阶段课本的“积少成多”经典语句。——李勇

⑤“生本课堂”,“师友互助”,今天我们又学习韩兴娥的“海量阅读”,它们各自的主旨是什么?怎样使它们相得益彰?

我倒觉得,无所谓什么各自主旨,他们都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课堂更生动,更高效。只是更推崇“海量阅读”,语文就是读书,就是积累。

“生本”是一种教学理念,“师友”是一种教学形式,“海量”是他们两者的兼容。“以学生为本”,“先学后教”,“小组学习”等都可以应用到“海量阅读”,这是有待探讨、实践的一个问题。——孙玲

在教学中,我觉得还是要结合实际,灵活运用,扬长避短,集体成地进行教改。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中,要抓住“海量阅读”的方向以“生本课堂”的方式,引导孩子“师友互助”,力争减负增效优化我们的语文课堂。——刘欢

这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相得益彰的关系,“海量阅读”让学生广博知识,也为生本课堂的展示做了积累和铺垫,师友互助,为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也为“海量阅读”中的同学之间的合作提供了一种好的模式,把三者相互融合,生本课堂又为阅读后的展示找到了方法,所以三者相辅相成。——樊莉莉

对于三者,我觉得小组合作不可丢,对于班额大的现状,我们必须依靠学生做帮手,在小组合作中学习,在小组合作中阅读,在小组合作中共同进步,关注阅读关注积累。——符君

海量阅读给“生本课堂”“师友互助”的学习插上腾飞的翅膀,课堂上尽量把舞台让给学生,发挥学生主动性,合作性地学习探究,引领孩子多读书,以读促思,以读促教,让它们相得益彰。——向华

比如,每天布置读书任务,课内由师傅对学友进行帮助,然后小组给全班同学展示,老师给予及时评价,学生读书热情一定会很高。——晓娟

怎么样,如果您有耐心读完的话,你会发现老师们阅读《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真的是个个有感,且个个精彩。

当老师交上写得满满的答卷后,第二节已经上课十来分钟了,也就是说没有人休息。接下来我给大家分享了我的读书所得(《解读“韩式成功”》、《 “韩式成功”可以复制吗》、《不能复制,可以学习》

最后当下课铃马上打响的时候,潘校长作总结发言(徐校长此时正沉浸在老师们的答卷里),他的第一句话是:“很久没有这样的发言冲动了。”我知道他的讲话冲动来自于韩兴娥——《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的作者;更来自他身边的我们——40位认真研讨的老师,我们认真研讨的态度,我们专心致志的学习,我们积极参与教研的良好氛围,让他心动,心动才有发言的冲动,冲动于是从心底流淌出他的阅读心得,这高度凝练的四句话,把“韩式研讨”推上高潮:

因淡泊而淡雅;

因高瞻而高大;

因精致而精彩;

因跋涉而拔萃。

读书人网 >五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