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我校教师培训交流会议上的发言】
教师要有五种意识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首先非常感谢学校给我外出学习的机会,让我在12月1号--7号得以和李晓红老师,彭佳老师,王倩老师和马红静老师在河南大学有了七天的学习。有人说,教师的专业成长要经历这么几个阶段: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名师指路,个人感悟。所以,我今天给大家交流的就是我的个人学习感悟。七天的学习告诉我:教师要有五种意识。
第一:教师要有自我修炼的意识。

请大家看一张照片,这张照片是第一天给我们上课的孟彩云老师。你们能猜一猜她多大了吗?六十岁!当这个六十岁的老师,神清气爽地站在台上,枯燥的师德讲座,因为她抑扬顿挫的语言,激情四射的个人魅力,讲着讲着,把一些打瞌睡的老师,也唤醒了。我当时就想,为什么同为老师的我们,讲着讲着,把原本精神的学生讲瞌睡了。我们差在哪里?是的,我们需要自我修炼。修炼什么?
(1)修炼自己的声音和语言:让我们的声音“抑如平湖秋水,扬若天女散花,顿似金戈铁马,挫像雷霆万钧”。声调有高有低,有起有伏。语速快慢适中,节奏平稳、分明,适度。吐字清晰,语言幽默。倘若我们的语言有相声的幽默,小说的形象,戏剧的冲突,诗朗诵的激情。我们的课堂还会有学生睡觉吗?我想,我们的学生一定会听着听着就从梦中醒来了!
(2)修炼我们的仪容仪表:颜值是时下流行的热词,如果你用心观察会发现在学校美女教师特别受欢迎,学生喜欢上她们的课,因为看着颜值高的老师,也是一种享受。为人师表,我们的容貌和着装,对学生是不是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呢?所以,我们的面容要 “化而不露,妆而不觉。
清新自然,明快洒脱”南开大学 曾经留下了这样的容止格言: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如果我们能这样要求自己,恐怕我们的课堂会更吸引学生!
(3)修炼我们的自我调节能力:这次培训河南给我们安排了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和医疗保健培训,一个是让我们学会心理上的自我调节,一个是教我们生了病以后如何吃药。的确,当老师很不容易,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还有环境压力无处不在。比如我们智学网上的三率考核,你看与不看,校长说与不说,它都在哪里,我教的成绩差了,心里能不着急吗?今天的雾霾很大,我们还来坚守岗位,容易吗?不容易,为什么我们不是强者,但还要含泪奔跑?因为,我们是人民教师,我们为人师表,我们要为学生传递正能量,让他们从老师的身上感受这种正能量!
原清华校长梅贻琦曾写了一篇很好的文章,叫《大学一解》,其中有这么一段话:古者学子从师受业,谓之从游。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倘若我们能做好这三项修炼,对学生该是多么好的一种熏染和影响啊!
第二、要有积极思考的意识。
在这次培训中张元双老师向我们抛出了一个问题,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你眼中什么是教育,请提取几个关键词来概括。当时,近200人的会场鸦雀无声,每个人都陷入了思考,我的内心也有无数个答案在翻腾。但是,却无法形成自己的语言,抑或是我压根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那一刻,我感到了恐慌。我的思考力哪去了?什么时候,那个站在讲台是一直鼓励学生去思考的老师,自己却失去了思考力,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一个教育工作者如果没有对教育的思考,又如何才会发现教育中的问题,方法和经验?所以,我认为,我们要有积极思考的意识。
第三、要有课程的意识。
培训第三天,张博士给我们讲了课程中的价值观的渗透。我当时还很困惑,我是教英语的,英语课要上成思想品德课吗?其实这是一种很狭隘的认识。课程改革走过了13年,我们都知道课程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但是在讲课的过程中,我往往更多的去关注知识与技能,并通过多样的过程与方法,达成自己的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往往被我忽略掉了。老师为我们放了一个公益广告family。这个大家都熟悉的广告,如果用在讲家人的课文中,不是很好的德育吗?不是很好的情感目标的达成吗?
新课程标准在2011年修订后,在原有课程的性质工具性的基础上有增加了人文性。课堂中的情感目标的渗透,不正体现了课程的人文性吗?“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确我们的学生,不一定以后都会去考北大清华,更多的人要在社会上过普通人的生活,课堂上的人文关怀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不就是最好的教育吗?
第四、要有科研的意识。
提起科研,是我们一线教师很头疼的词。但是苏霍姆林斯基却告诉我们: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就应该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一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天津的一位名师曾经说过:不搞科研我们过不了好日子,不搞科研,我们有好日子也过不长。因为,环境在变,大家都在变。你却不变,是不能适应时代需求的,所以,我们要有科研的意识,要善于把教育教学中发生的事件和问题,升级为课题去观察,去研究,去实践,寻找突破点,探究关联点,谋求超越点,这样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才会有实践和创新。
第五、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
来22中这六年的时间,我经历了325教学模式,问题辨析式课堂解决和翻转课堂的实践,我觉得我们学校作为新乡市的一所名校一直行走在新乡市各项课改的风口浪尖。特别是现在的微课和翻转课堂,对我们这些中年人,更是一种挑战。
今年开学初,学校升旗改革,要做电子视频展示班级风采,我学用会声会影做我们班级的活动照片,真是可谓艰辛。一遍一遍的打电话问同事,上百度查,再把步骤记录下来,一次又一次的去实践。一个7分钟的视频,我花了5天才做好,每次都得做2-3个小时。这种学习是辛苦的。为了在微信平台上放微课,我跟杨飞云学习用喀秋莎录屏软件,不会的,一遍又一遍看她录的视频讲解。我的微信平台也是在杨飞云和她爱人的帮助下开通的。这个学习的过程,是非常辛苦的,但是也是有收获的。也许我慢一些,笨一些,但是学会一点是一点。我一定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
教育信息化犹如迎面而来的一股浪潮,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学会如何冲浪!
以上只是我的个人感悟,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带着这五种意识前行!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