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教育局把我们分到新乡实验小学进行实践学习。我们每天像过年起五更一样赶车、倒车去签到。一个多小时的车程辛苦自不必说,每天能学到一点东西,才感觉时间没有浪费。
听课回来,同屋老师和我交流。我们感觉六年级的“以诗解诗”的学习方法很值得学习。“以诗解诗”就是用积累的诗句来学习新的诗句。六年级的孩子已经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经过五年的学习,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古诗词。在学习《出塞》之前,让学生搜集描写边塞生活的古诗词。课上从“塞”字入手,查字典,让学生选出最适合的字义。进而理解什么是边塞诗。在初步交流《出塞》的诗意之后,学生交流自己搜集到的边塞诗《从军行》、《凉州词》、《塞下曲》等,从这些诗词中引用原句回答:古代兵役制度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学生找到了:“古来征战几人回?”“不破楼兰终不还”等诗句,理解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疾苦。“回环、互文、引用典故”这几种写作方法交给学生自学有一定难度,教师在课堂最后给学生做了讲解。这种“以诗解诗”的方法第一次听到,觉得非常有新意。
二年级还有一节课《比本领》,在学到形近字“颗”与“棵”时,老师让学生查字典。“一棵树的棵,是木字旁;一颗花生的颗,是页字旁吗?”老师一声令下,学生开始用字典去验证“颗”的部首和字义。这个环节引起了我的注意:现在的孩子都习惯用教材全解了,失去了动脑理解课文、动手理解字义的好习惯。我高年级时注重让学生养成书写规范、漂亮的习惯,以后教低年级也要让学生养成字典不离手的好习惯。这个好习惯可以让学生遇着难字不求人,减少错别字。
记得有这样一句话:跟着上进的人想不上进也难,很感谢室友瑞娟。她是一个热爱学习和读书的人,回来通过交流消化一下一天所获,感觉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