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苏霍姆林斯基的人文精神作文

发布时间: 2016-11-26 10:50:28 作者: rapoo

苏霍姆林斯基的人文精神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就是优秀教师的写照。教育必须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行为,因为只有心灵才能赢得心灵,只有心灵才能影响心灵。

走进《给教师的建议》,我被苏霍姆林斯基发自内心的对教育的热爱所深深打动。与其他经典教育著作相比,苏霍姆林斯基不用晦涩难懂的理论难为读者。他寓深奥的道理于生动感人的教育故事中,将教育理念解析得通俗易懂。

苏霍姆林斯基的思想是朴素而深刻的,他的感情是真挚而深沉的。他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更是一位有着爱心与童心的长者。在他的心里充满了真诚的人文精神。

他尊重每一个孩子,爱护每一个孩子“想成为一个好人”的火花。他根据每一个孩子的能力和特点提出不同要求。这与我国自古以来就提倡的因材施教不谋而合。

他强调了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他说:“亲爱的朋友,请记住,学生的自尊心是一种非常脆弱的东西。对待它要极为小心,要小心得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因为在要摘掉这朵花时,不可抖掉那闪耀着笑太阳的透明露珠。”

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他更多一份理解与思考,并指出了解决“困难”的途径——阅读。他说:“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应当更多地阅读。阅读能教给他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

尊重每一个孩子不能成为一句空话和套话,而应落实在工作中。教师要了解孩子的特点,要能以个人学识及人格魅力吸引学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教师也需要不断地学习,这样才能让源头活水不断注入,这样也才能跟上学生成长的步伐。苏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视教师的阅读。他说:“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很多人谈论过读书的意义、目的等,苏霍姆林斯基对教师读书的阐释让我为之一震。“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唯有这样“纯粹”地去读,教师才能发展得更快,也才能更多享受到读书的快乐。

将一腔激情洒向每一位学生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将我们的目光引向学生心灵的宇宙。再没有哪个地方比心灵更丰富、美好,再没有哪个地方更值得我们思索、研究。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儿童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要真正认识这个“世界”还需要我们投入大量的精力与心血,但只要我们充满真诚的人文精神,我们就会发现作为教师没有比这更有意义的事情了。

读书人网 >中考话题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