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教”的智慧爱的力量读《火鞋与

发布时间: 2016-11-29 10:46:23 作者: rapoo

“教”的智慧,爱的力量

——读《火鞋与风鞋》

看到《火鞋与风鞋》这样的名字,你能猜出这是什么样的故事吗?一开始,我和儿子都以为是一个幻想小说,没想到这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对父子。儿子迪姆是一个又矮又胖的男孩儿,7岁左右。因为相貌的缘故,同学们经常给他起外号,比如,“狮子狗”、“小胖墩”。迪姆因此非常烦恼,他也经常对同学们做出反击,可是这并不起什么作用。当他跟爸爸诉苦的时候,爸爸是怎么说的呢?“你应该和他们一起笑才对呀。听着,从前有个国王,他的名字就叫胖子迪姆。许多人编了些讽刺他的歌唱,可他比他们唱得还响,笑得还欢。因为他又聪明又风趣,有一位又漂亮又苗条的公主爱上了他……”呵呵,智慧的爸爸用轻松、幽默的语言,化解着孩子心里的烦恼。

看到这儿,儿子说:“妈妈,以前我也讨厌别人叫我外号,听着就生气。”

“他们叫你什么呀?”我笑着问。

“高乐高呀、小蚊子呀、小瘦猴啊……”儿子边想边说。

“那你现在还生气吗?”

“不生气了,叫就叫呗,没啥了不起的。”儿子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反正生气也没有用。”呵呵,原来是因为生气也没用呀,这也算是一种自我心态的调节吧。

迪姆的父亲是一名鞋匠,一家人只能生活在地下室里,父母只能满足迪姆最低的需求。因为各方面的压力,迪姆的自尊心受到很大伤害,不想去上学,甚至不想再当鞋匠的儿子,不想做这个迪姆了。

当他的生日到来时,这样的委屈达到了高潮。他盼望已久的生日礼物竟是爸爸做的一双鞋和妈妈做的一个背囊。那不同凡响的,棒得不能再棒的礼物就是这个?这对渴望中的迪姆来说太不公平了。当然,他说了“谢谢”,可眼泪已经在眼眶里打转,“唉,穷人家的孩子算个什么呢,过生日,父母连一样玩具也不送。”读着这样的文字,我不仅也为这个父母发起愁来。这也不能怪孩子,我们能理解孩子心里的感受,可是要怎样才能解开孩子心里的这个结呢?如果是我,又该怎样来领着孩子继续踏上他的人生旅途?

迪姆的父母是有办法的,他们送给孩子的礼物不仅是一双鞋和一个背包,而是一个承诺:假期里,他将和父亲一起穿上新鞋,背上行囊走得远远的。孩子都有一个梦想吧,希望去流浪,希望能当一个英雄,不是吗?迪姆立刻兴奋起来,爸爸还送给他一个新名字:火鞋。他自己也有了一个新名字:风鞋。读到这儿,我们也终于明白这本书为什么叫《火鞋与风鞋》了。

其实,所谓的流浪,只是做为鞋匠的爸爸流动作业的一种方式,类似于走家窜户式的接点零工散活,而对迪姆来说,那是真正的流浪和冒险。来到乡村,在大自然中对孩子来说无疑是有益的。阳光灿烂,树木幽静、小溪潺潺,风儿吹得人挺舒坦。不过,迪姆也必须克服许多困难:疲倦,饥饿,思念,恐惧……当然,有迪姆的爸爸在,这一切都算不了什么。

旅途中,爸爸不断地利用各种机会,把一些做人的道理融在有趣的故事中。迪姆听到了星星兔的故事,克服了对黑暗的恐惧,还认识了许多星座;听到猪尾巴上的蝴蝶结的故事,认识到财富乃身外之物;“能治病的小红帽”让迪姆体验到了什么是对家的思念;听了小黑羊的故事,他懂得如何正确认识自己……这些故事都短小有趣,又刚好符合迪姆的心境,不仅对迪姆富有教益,对我和儿子来说一样收获不浅。

儿子常常被迪姆爸爸讲的故事逗得咯咯直笑,或是沉思不语。当迪姆不小心掉进了小溪里,心情沮丧的时候,爸爸不紧不慢地讲了“老黑鱼的故事”,让我和儿子都笑得喘不过气来,迪姆呢,当然也开心起来了,立刻忘记了那些不愉快的事。

那个“我要……我有……我能……”的故事,让我和儿子一起陷入了沉思。想要什么心思一动,愿望就实现了,多令人羡慕。可是,他想要是养个河马该多有趣啊,立刻一只河马出现在家里;他想要是有爸爸那样的胡子……结果可想而知。可惜的是,只能“我想要……”,不能“我不要……”,所以很多事情变得越来越糟。这个神奇的孩子,让我们从羡慕他到可怜他。儿子说:“如果他要是生气了,心里想着‘气死我了!’说不定他马上就死了,多可怕!他可真可怜。”最后怎么样的了呢?迪姆的爸爸没有给出结局,而书的最后,在经历了一切之后,迪姆说出了一个圆满的结局。

旅途中,迪姆了解到爸爸的辛劳,他的每一分钱都是通过劳动换来的,每一分钱上都闪耀着纯洁的光芒。旅途中,迪姆结识了不少朋友,农家姑娘吉赛娜与他一起放牛,乡镇伙伴与他一起游戏,他再不计较别人叫他“胖子”了,而且越这样,他越能感受到别人的善意。他和父亲一起睡过草窝、一起挨过饥饿、一起走过风雨,让他领略到人生别样的风景。

当迪姆与父亲再次回到家时,家里一切还是老样子,可是对迪姆来说,似乎一切都变了。他把家里的一切都摸了个遍,虽然他们还是那样贫穷,可这要什么紧呢,一家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不是比什么都重要吗?虽然别人还是叫他“胖墩”,可这又有什么呢?他已经不是以前那个迪姆了,他已经是一个自信、乐观,对家充满感激,对人生充满希望的孩子了。

这本书并不厚,故事也比较短小,花1个多小时就和儿子一起读完了,但它留给我们的思考却是长远的。迪姆的父母真是可敬的父母,他们不仅要与贫穷的生活抗争,还要引领着孩子走出困境,他们并没有回避自己的贫穷,而是利用各种机会,各种有趣的小故事,巧妙地使孩子明白了贫穷并不可怕,重要的是人要有健康的心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一切。他们也曾试图说教,一旦发现这对孩子来说根本不起作用,马上转换了教育的方式,这对我们很多做家长的来说,不是很有启发吗?

其实教育孩子,不见得有多么高深的道理,许多父母认为自己没有学过教育学、心理学,不懂如何教育孩子。难道迪姆的爸爸——一个鞋匠,他有研究过教育学吗?未必!但是他有的是一颗善良的心,一颗充满对孩子慈爱的心,这使得他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他时刻关心孩子的心理变化,及时与孩子进行交流,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讲故事来教育孩子,为孩子排忧解愁,表达对孩子的爱。

故事的最后,迪姆钻进被窝,打着哈欠给出了那个故事的结局:“从现在起,不该要的,我再也不去要了。我是你们的迪姆,我就心满意足了。”妈妈忍不住又去擦眼睛了,因为她感受到了幸福!同样,我们也感爱到了这种幸福,多么温馨的结尾。教育的智慧、爱的力量!

如果你会画,你就不妨把你的爱用画笔画出来;如果你不善于言辞,而写一笔好文章,你可以与孩子进行笔谈;如果你真的什么都不会,那么你就实实在在地做好你自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儿女,你的父母就是这样生活、这样做人。你仍是儿女心目中最好的榜样。我们不要逃避做父母的责任,因为父母爱和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可替代的。

“教”的智慧,爱的力量——读《火鞋与风鞋》作文

读书人网 >二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