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难忘的下井体验(附图)作文

发布时间: 2016-12-02 10:36:56 作者: rapoo

难忘的下井体验

2012年9月的一天,是我第一次下矿井体验生活,记录下来,也许这辈子就这么一次。

女人下井,是要经过特批的。

我问为什么?陪同的同志说,这是矿上的规定,只有特批才被允许,还要事先制定出一套安全防范措施。

一句话说的俺是心跳加速,看来这下井,是有一定风险性的,怪不得不准女人下,可这到底是照顾呢还是歧视呢?

陪同我的万姐,高挑的个子,人精干漂亮,她说,矿上的许多矿工家属和女工矿上生活了快一辈子了,从来没有下过井,不知道井下是什么摸样。

万姐是前年下过一次井,她说,现在井下变化很大,她也想再去看看。

我们来到女浴池旁边的一个小房间,要换下井的衣服。

房间沙发上放了好几堆衣服,叠得整整齐齐的,每一叠上面都放着一个矿帽,挨着衣服的地上摆着黑色高筒胶鞋。

难忘的下井体验(附图)作文

(下井装备)

“随便挑,穿哪一套都行,这都是最小号的。”万姐说。

我怀着新奇和兴奋,换上矿工服,深蓝色的上衣和裤子都是男式的,比较肥大,里面是一件红色的体恤,扎在裤子里,系上一根红布腰带,然后在外衣腰间扎一根皮带。

打扮整齐,戴上头盔,登上胶鞋,我迈着雄赳赳的步伐走出来,感觉自己真成了女矿工了!

随着万姐来到一个窗口,要领矿灯。

矿灯是红色的,连着软胶绳,可以挂在腰间也可以卡在帽子上。我试着想卡在帽上,可卡了几次都没卡上,最后别人帮忙才卡上。后来我又试了几次,必需先摸到卡槽才好卡上。我最后选择挂在腰上,感觉这样比较酷。

接下来他们帮我把一个长方形的铁家伙穿到皮带上。这是什么?我紧张地问。

是救生应急设备,遇到紧急情况可以吸氧,回答的人为了打消我的顾虑又接了一句,“井下很安全,一般用不上。”

那万一呢?我心里一紧,赶快向内行学习使用方法,大概知道了开关在哪里,怎样开,心里才略微放下心来。感觉这个铁疙瘩背在腰后,像是步话机一般。

全副武装之后,我们向矿井口走去。迎面走过来一队升井后的矿工,大多是年轻人,也有中年人,他们都向我们投来好奇诧异的目光。

难忘的下井体验(附图)作文

(矿工在领东西)

下井之前,要先登记编号,我记不清是在矿灯上还是在那个铁家伙上了(因为都别在腰间),忙乱中我看了一眼自己的编号,好像末尾是71。

抬头看墙上的大电子屏,上面是今天下井人员的名单,包括矿领导的名单,最后末行有今天总计下井的人数,好像是600多人。

难忘的下井体验(附图)作文

(醒目的电子屏)

看着大厅里井然有序的人流,滚动的电子屏幕,墙上一幅幅安全条例和安全标语,让人不由感慨,现在矿井管理的先进与规范。听负责人介绍,现在每一名矿工身上都带有一种芯片,管理中心可以随时定位人在那个位置,如遇到紧急突发事件,人员情况一目了然。

继续向前走,看到前方许多五颜六色的小缆车,这就是我们下井的交通工具。

呵呵,好像到了景区要坐缆车了,我和万姐以最快的速度钻进一辆绿色的缆车。缆车是循环的,走到头就会往回。

难忘的下井体验(附图)作文

(在缆车里拍的)

万姐说,以前矿道里没有缆车,是有象小火车一样的车来运送矿工下井升井,现在换成小缆车了,她也是第一次坐,感觉速度挺快的。整个矿道都重新装修过,地面和道壁都很干净亮堂,有不少的安全宣传标语,头顶不远处间隔就有标示,大概分成区段,到终点好像是120几段。

到了,跳下缆车,惯性让我差点摔倒,幸亏万姐拉着我。

我们往前行走,接下来的走入的矿道黑暗了不少,我看迎面来的矿工都闪着矿灯,于是我也打开了矿灯。

难忘的下井体验(附图)作文

(井下的路)

两边的墙上依然是几步一副标语,只不过墙面有些发乌,似乎是煤灰造成的。头顶也有灯光,地面是纵横的轨道线。恍然间好像到了一个地铁站。

在一段区域,看到几个矿工坐在道边地上休息,他们很惊异的盯着我们,也许井下是很少见到女性的。真想停下来和他们聊聊,无奈大部队已走远,我们只有加快脚步。

难忘的下井体验(附图)作文

忽然,远处传来鸣笛声,我们停止行进,站在两边。一辆矿车由远而近驶来,车头的灯光很是耀眼,这是辆红色的车,车身不长,开得缓慢。

又往前走了一段,路上我们到两个变电所看了一下,里面有红色或黄色的机器,应该是变电器吧,只有一个工人在值班。里面有些闷热,突然进去还真不太适应。

难忘的下井体验(附图)作文

(为矿工留影)

难忘的下井体验(附图)作文

接下来我们要去参观运煤的车间,走进入口,要经过一个水池,我以为这里漏水了,原来这是清洁鞋用的。走过水池,是几排带着毛刷的通道,脚走过毛刷自动会为你刷鞋,先进吧?然后要经过一副喷着水雾的水帘,原来这是起清洁阻隔煤灰的效果,再往后是一扇纱门,也是起清洁过滤的效果。

难忘的下井体验(附图)作文

终于到了车间的机器室,有几台庞大的机器立在那里,旁边是小火车车厢般的运输带,采出的煤就从那里运出去。

出煤区离这里比较远,没有安排我们参观,很是遗憾。那里是真正的生产第一线,可以看到采煤运煤的环节,一定很是激动人心。

我们开始返回了,边走和矿区的负责人交谈,“井下原来如此,和我想象的大相径庭。在我的印象里,井下是黑暗狭窄的,伸手不见五指,随时有塌方的可能,工人们战战兢兢在挖煤。现在看来井下不但很安全,而且管理先进规范,真是颠覆了原来的想象。”我发自内心地说。

“是呀,许多人跟你的感受一样,来我们这里参观以后,都说没想到。我们这个矿区是全国先进煤矿,经过努力,我们要打造成一流先进煤矿!”负责人骄傲地说。

我问他矿上有没有发生过安全事故,他说,前几年曾经有过,不过这几年从来没有发生过。过去有一种说法,一般煤矿的死亡率是百分之一,即挖一百吨煤就会死一个人,现在产量提上去了,死亡率却下降为零。现在规定矿上死亡一名矿工,矿长和书记都要被免职。

“现在要求每天都要有矿领导值班,下矿井,了解生产情况。”我想起来下井前看到电子屏幕上写着今日下井矿领导:4人。看来这条措施很厉害,领导和工人并肩工作,生死与共,对于一线的矿工是莫大的安慰,希望不要流于形式。

又要坐缆车里,看着区段数字在一点点变小,我竟有种轻松的感觉。

难忘的下井体验(附图)作文

我给万姐建议,应该让矿工家属来井下参观一下,这样不但能了解丈夫的工作环境,也能放下心来,不那么牵肠挂肚提心吊胆的。

“我们矿去年搞过一个活动,”万姐说,“让获得先进职工的家属去给丈夫送一次饭,也算下井体验吧!”

这个活动真不错,看来矿区的管理是很人性化的。另外,我和万姐的想法不谋而合,矿区以后可以尝试推出“下井体验一日游”,让更多的人们了解矿区,了解矿工,体验井下生活,这是个很不错的创意吧?

读书人网 >六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