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作文

发布时间: 2016-12-02 10:44:30 作者: rapoo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对一位朋友留言的思考

游客 (2010-05-26 23:29)
老师,这段时间我一直思考着一个问题:我们的教育目的是什么?有多少老师在教学的同时思考着这个问题。我认为我们需要大教育观,一个关系到人生与社会价值取向的教育观。

无法弄清姓名的朋友

您好!

说心里话,读了您的留言,我被深深的震撼着、感动着!我为我们的队伍里有您这样一直在思考关系到国家兴衰,民族存亡的教育问题的思想者骄傲。

首先,需要弄清楚是,我们的教育目的是明确的,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是确定的,无需讨论。我觉得您的意思是想说“现实状况下我们的中小学教育怎么啦?大家都不考虑这个问题,将来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结果?”换句话说,您这是在问“如果就这样教下去,我们是在培养什么人,为谁服务”的问题了。不知揣测得对否?

其次,关于“大教育观”和“关系到人生与社会价值取向的教育观”。您是不是想说“只着眼升学的教育观不是大教育观,必须在全体教师队伍中建立一种教学是关系到人生与社会价值取向的教育观。”不论我们如何定义“大教育观”,我都有理由相信,举全国人民之力办的教育堪称大教育,面向全体国民实施的社会教育、终身教育应该是大教育。这个大教育应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所以,学校教育有其局限性,即有其专责。学校教育替代不了家庭教育,更包办不了社会教育的责任与任务。只在学校里进行人生与社会价值取向教育是不牢固的。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和少年儿童谈人生和社会价值取向无疑是“空对空”。

第三,想说明您的思考的价值是显而易见的。毋庸讳言,我们的教育是出了问题,而且是顽疾。由地方官员的政绩观(追求升学率,追求名牌学校升学率),学生家长的成才观(追求上好大学,做公务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教育工作者的人生价值观(升学率高=高待遇,付出≠回报,学术腐败)混合在一起,牵一发而动全身,想触动都难以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你看:教育官员敢说不要升学率吗?那个家长从内心里愿意自己的孩子做合格的“劳动者”?老师谁不是“人往高处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个社会工程,需要党和政府齐抓共管,需要从中央到地方上下一心求改革。党中央国务院已经制定了《教育中长期规划》,随着教育的均衡发展,国民素质的提高,用人制度的改善,教育事业会越来越好,作教育事业的人的素质水平也会越来越高。

第四,我要阐述的是:我们的社会正处在一个转型期。我们的经济抓上去了。但随着市场经济模式的运作,物资财富的增加,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不协调的成分。比如,许多人在抱怨一些不良社会风气,说起来时一个个痛心疾首,可是轮到自己的时候,也不能超脱,有的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坐着说,不如起来行;所以,应该从自己做起,身体力行。如果大家都在践行“八荣八耻”和“科学发展观”,我们的社会是不是就湛蓝的天空,灿烂的太阳了。作为一名小学教育工作者,我们能做到的,能做好的是什么呢?还是那句老生常谈,“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意思是:我们要培养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要建成世界大同的共产主义,这是我们党永远追求的大目标。无数革命英烈、前辈为之奋斗一生,流血牺牲而无悔。我们为之奋斗终生亦应该无怨无悔。按照党的部署,向着党章指明的目标努力奋斗,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就是大处着眼。而“小处着手”是说,许多远大目标的教育,在儿童少年时期都应该落实为“打基础,养习惯”。即打好身体的基础,知识的基础,能力的基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说得再小一点,可以是四句话:饭前便后要洗手(讲卫生);两人以上做事要排队(讲秩序);有好吃的、好玩的要与小伙伴分享(讲合作);第四句是对学习感兴趣。一个人从小具备了这样几项好的习惯,就会形成一个好的性格,有了好的习惯和好的性格就会使之具备好的品质。具有好习惯、好性格、好品质的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多了,我们这个民族,我们这个国家人民的素质不就高了吗?我所担心的倒是不要把大、中、小学的教育倒置了。小学里说大话、空话,让小学生不着边际;中学里讲升学,高分一俊遮百丑,扭曲了学生的心灵;大学里要补中小学的课,进行买饭排队,随手关门,人走关灯等小儿科教育,不是极大的讽刺吗?

最后,我还是要呼吁:小学的教育还是要脚踏实地,从小处着手,努力培养少年儿童的好习惯。

想到哪里,说到哪里,没有引经据典,没有剽窃抄袭。若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祝幸福快乐永远与您相伴

王庆华回复 2010-6-3

读书人网 >优秀作文精选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