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作为教师,我们经常盛气凌人,却总希望学生态度和蔼,我们经常讽言恶语,却总希望学生温文尔雅……殊不知,这些不理性的言行,往往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效果。
思——
读完上面的话,我们头脑中是否马上浮现出老师批评学生的情景呢?我们是否能想到自己也曾经如此的“任性”过呢?
我曾经有过这样经历——那天天雨和豪柯因为一点误会而闹得非常不愉快,每个人都眼含泪水。我在和她们谈话的时候批评她们说:“这么小的一点儿事,何必去计较呢?有什么意思!”可是,天雨却说,沙子虽小,但是掉进眼睛里后却会让眼疼痛很长时间。你没有经历过这些你又如何能明白我们内心的苦涩和被人误解的滋味呢?
是啊!我不也曾有过让人误解的时候吗?那时的自己不也难受很长时间吗?现在看来那是小事,可是,当时的自己却怎么也无法走出苦涩的感觉,这和心胸度量无关,这和我们不会经营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有关。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任何时候都不要让自己如此任性,学会换位思考,学着在改变学生的同时首先想想我们能够做到改变自己。

读:如果连我们自己都瞧不起自己,那么怎么还指望别人可以瞧得起我们!
悟——
读这句话我想起莎士比亚所说,如果我们把自己的身心比作一个苗圃,那么我们的主观意志就是园丁。在这个园圃里种上什么样的花草,抑或什么样的树木,还是任其荒芜,决定权完全在我们自己。你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人生,你就有什么样的人生。无论我们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我们都可以把它当做自己的福地。
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很多人羡慕老师这个职业,羡慕我们有假期的时候,我们总也会用“累死了,工资又那么低……”来回应。话语中我们明显透漏着我们不喜欢我们的职业,试想,一个不喜欢自己职业的老师能去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吗?那么,我们传递给别人的信号是什么?这个答案很明显。当我们听到别人对老师的评价很苛刻甚至很不受用的时候,我们是否想到这是我们从未重视过自己的职业,从未用一颗感恩的心,一股热爱的激情来对待自己呢?

读:你要寻找什么,你就会得到什么。
思——
很多时候,我们很容易陷入追名逐利的怪圈,这个圈里有很多的生存法则,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春风得意马蹄急”,并不是我们要寻找什么,就会得到什么的结果。
所以,当我们放下功利之心,当我们学着平和做教育,我们就会享受被爱的幸福。
我喜欢当班主任,因为每天孩子们都在刷新着新的故事,这给我更多的机会去思考,创新和尝试。我可以在班级这块自留地中种植自己的一些想法,我不用看别人的眼光和脸色行事。我可以带着孩子们一起读书,一起写作;我可以带着孩子们带田野里玩耍;我可以亲眼目睹一个又一个孩子如花骨朵般一天一天地生长、绽放、飘香。
当我们以欣赏的心情去看待一件事情,你便会看到许多优点。我们虽然平凡,但是我们却可以不去选择平庸;我们工作虽然单调,但我们却不能浮躁,当我们每天在与无数笑脸相对时,我们才真正体会到我们寻找什么就会找到什么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