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妈妈不……
今年,第一次增加了中秋假,女儿在家休息了三天,准确的说是“磨蹭”了三天。以前一到周末,周五晚上女儿就着急着写作业,听英语,赶在周六晚上作业是一定要完成的(周六一天都有课),女儿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周日可以无忧无虑的玩上大半天,那痛快劲儿真是让我羡慕啊!
一 今天,妈妈不检查作业!
周五,女儿一脸放松的躺在沙发上欣赏着电视里的精彩节目,丝毫没有写作业的意思。问其作业,小丫头美其曰:“妈妈,您看您,中秋节多放假一天,您好发愁我作业写不完?再说了,一周我都没看电视了,过节呢,就让放松放松吧!”我也欣然应允,咱又不是后妈,放松吧,只要别过火了就行,最后还是憋不住又提醒她:要有计划,作业哪天写?准备哪天玩?。小丫头连连点头,表示非常赞同。
周六上午三个小时的画画,下午两个小时的英语,晚上接着放松。我不催促,我想想试验一下放手的效果。
周日女儿起床,拖拖拉拉的和儿子玩了一会儿,梳洗完毕,吃着可口的早餐,终于说出了自己的作业计划:上午写作业,下午出去玩!我心里暗喜,怪自己瞎操心,看来人家自己心里有底!
眼看时针和分针并在了一起,女儿仍不出屋,我忍不住想走进去瞧瞧,一上午的“战果”如何?不想女儿自己溜出来了:“妈妈,我饿了,做好饭了吧!”问作业的进度,回答:快了!
吃过午饭,哄儿子睡觉,不小心自己也睡了一回午觉。起床后发现:女儿的博客更新了,是老师布置的续写课文,相当不错!刚想夸两句,带她出去,女儿一盆凉水从头泼到了脚:“妈妈,今天出不去了,晚上要赏月了,我不想写作业了,让我看会儿书吧,我想读关于月亮的科普类……”哎,女儿,什么时候你能写作业快一点点呢!
晚上,女儿品着月饼,望着月亮,散着小步,倒是悠闲的很!因为第二天不上学,我们在街上溜达到11点左右才回家。
周一,自然是睡了个足足的懒觉,起床后就已经10点了。女儿怯怯的看着我说:“妈妈,能不能去图书馆一趟?我想买两本《名人故事》!”“作业写完了就去,逛到天黑都没问题!”我甩出一句话,可斩钉截铁。女儿没有一丝迟疑,大步奔小屋去了。我知道,赶作业去了。
听着小闹钟嘀滴答答的转动,心里不由的埋怨自己:为什么不催她,昨天就应该规定她必须完成一种或者两种的,现在她一定没有心思写作业,是怪我不带她去书店?还是正“怨恨”作业多呢?哎,我这个妈妈的“样子”还是没做好……
下午两点,女儿的一大摞作业本抱到了我的面前:“妈,写完了,您检查签字吧!”我强忍心头的火气:“妈妈今天不检查,只签字!对错你自己负责,要学会自己检查作业!”既然放手,何不多放些“权力”给女儿!
女儿的小嘴巴顿时成了“O”型:“为什么呀?那你签字有什么用?那还不如不签呢!”显然是对自己的作业底气不足,这就更坚定了我放手的决心,就锻炼她自己检查的准确率。
我拿定主意,只看了是否都完成了,总体还算不错吧,利索的签上了自己的大名和日期。看到语文作业有点脏,还特意在续写课文那张作业上写下了:以后,要注意作业的整洁,发现有三处拉掉或者错字,立即撕掉重新写,妈妈的话一定会算话的。女儿有点一筹莫展,闷闷不乐的到屋里去了,估计是自己检查去了,希望能完全正确,以免打击女儿的自我检查能力。
开学时的家长会上,数学老师就提醒家长让孩子学会自己检查作业,孩子现在还小,家长能辅导得了,等上了初中、高中,恐怕大部分的家长知识就跟不上,毕竟教材已经改了好多次了。我也考虑到了这一点,孩子老是依靠家长帮她修改错误,那100分就不是孩子自己的努力得来的了,到考试的时候呢,孩子自己不检查,家长还能有什么高招?
昨晚,女儿自己总结:以后作业赶早不赶晚,感觉越拖越多呢,玩也不尽兴,这个假期没计划好!作业尽量自己检查,偶而妈妈要抽查一两次!我和猫爸举双手赞成!
二 今天,妈妈不送你
临近十月了,天气不再炎热,学校也要改作息时间了,想提前让女儿适应不午睡的习惯,也锻炼孩子的身体(上次学校里预选运动员,女儿在短跑第二轮就惨遭淘汰了),今天中午,我告诉她:今天,妈妈不送你!
她瞪着眼睛“质”问我:“为什么?我自己走,会迟到的!”
我看了看表,两点一刻:“不晚,现在你给妈妈说出三条自己上学要注意的事项,你就可以走了!”
女儿有些紧张:“哦,不能走快车道,要走人行横道,红灯停,绿灯行,过马路要快速通过,走左边。”
“没了?就这些?哎,你告诉我,哪边是左边?”我很是郁闷,怎么还是左右不分。
女儿举起右手:“这个是左边!”
我拉着她的左手:“哦,我知道,你是用这个手吃饭、写作业的!”
女儿马上叫道:“哦,不对,要走右边!”
我点点头:“还有最重要的一条!”
她皱着眉头:“不知道!”
“要快,不要在路上东看看西瞧瞧,那样有再多的时间也浪费掉了!”我用很重的口气说。
“嗯,知道了!”女儿答应了一声,爽快的开门走了。
我的心也随着女儿下楼的脚步声紧张起来,女儿第一次走着去上学吗?以前有没有自己回来过?过马路时能不能自己安全通过……
不行,我要去看看!
我迅速的下了楼,骑上电动车,出了院子的大门,没有人影,啊,这丫头能跑这么快吗?加大油门,商城路上红绿灯那儿看到了女儿,看那架势,她正专心的望着红绿灯,准备冲刺呢。果然,绿灯一亮,女儿似一只灵巧的燕子,三步并做两步就“飞”过了路口。
我微笑,还是不出声,悄悄的跟着。女儿始终没有回头,她可能确信我不会来送她了,只看前面,时而步行,时而小跑,节奏异常的快,和平时的作风简直是天上地下。
又是一个路口,女儿趁着红灯,弯下腰,捶捶腿,紧张地喘着气,看样子有点累了。绿灯亮起,还是小跑通过……
我远远的看着,心里多少有些欣慰,没有哭鼻子,做的比说的好多了,没什么不放心的,缺乏的是锻炼,习惯的养成看来不是很难,我要给女儿这个机会。
学校门口,我看看表,十五分钟,女儿步行比我的电动车只慢了五分钟。女儿看到学校大门敞开,同学们络绎不绝,意识到可能还早,停下来,整整红领巾,看看自己的衣服,还拢了拢自己的头发,深吸了口气,“散”着步进去了。
我也松了口气,原来放手也不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