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课改到底改什么作文

发布时间: 2016-12-18 10:40:48 作者: rapoo

课改,到底改什么作文

提到课改,我们马上会想到“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想到“把课堂归还给学生”;想到把课堂打造成 “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这样的场景等等。那么,当激情消褪之后,我们是否想到了这样一个问题——课改,到底改的应该是什么?

很多人赞同课改要从老师开始。他们认为老师的思想和理念转变了,解放了,课改就有出路了。于是,学校开始组织老师参观学习,从洋思,到杜郎口,再到永威,我们学习了很多,可是,我们到底还是没有形成我们自己的东西,在课改的道路上,我们依然茫然,不知何去何从。有人提出临摹,照着模式去套去做,然后才能出帖,才能有属于自己的东西。可是,我们往往忘记了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一切东西都是因道而生,因理而存,没有完全的复制,更没有盲目的粘贴。在南方生长的橘子移到北方就未必能结出甜蜜的果实,学生不同,自然要以人为本,要因材施教,盲目地去模仿反而会出现东施效颦的反效果。

那么,课改到底该改什么呢?我想,课改改的应该是学生。很多时候,我们往往会把问题的重心搞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自然我们改变的重点应该是学生,而不是我们老师了。

课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其实学习没有捷径,要的是踏实和稳妥。我们老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无非是做到三点——会预习,会听课,会复习。很多孩子的学习出现差异,并不是智商的高低不同,而是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造成的。比如预习过的孩子听课自然省心省力,而没有预习的孩子只要中间有那么一点不集中,那么就会错过很多了。我们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特别抓预习,没有预习就不给讲课,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会主动学会预习,那么,我们的课堂也就成功了一半。很多学校提出“先学后教”,其实先学不就是提前预习吗?后教不就是等学生预习过之后,老师再解疑吗?

课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我喜欢一句话“自学成才”,很长时间我们都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可是,一个人可以走的更快,一群人却可以走的更远。现代社会的发展已经不适合自己单打独斗了,唯有合作才有出路,方有出彩,社会如此,学习更亦如此。我们要改独立为合作,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品尝学习的别样快乐。而实现合作学习的方式就是小组学习,当一个人融入一个团体,他不仅有了团队意识,同时也在增强他们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在互帮互助中实现双赢。在预习的基础上,让学生用自己的思想去碰撞另一种思想,我想这个碰撞的过程就是热量产生的过程,就是火花点燃的过程,就是学生参与课堂学习,并成为课堂的主人的最终形成过程。我们老师要做到的就是创造机会,创设情景,实现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达到共赢!

课改——教给学生学习的策略。我们常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的目的是不教,而达到不教的目的必须是让学生在不断地体验学习中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比如,英语中的对话,学生往往会照搬,死记硬背,那么我们就要引导孩子们创设情景,让句子“死去活来”,这就是学习的策略。比如记单词,我们可以借助字母组合的发音,让学生养成拼读单词的习惯等。这些学习策略的培养就是让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行走的更快,行走的更远,培养孩子们终身学习的能力。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想,只要我们把握了前进的方向,至于如何达到目的地就要看线路的设计了。课改的目的和意义是让学生学习的更轻松,是培养孩子们良好的习惯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会学,乐学,学会,这才是我们课堂改革的理想和目的!

读书人网 >中考话题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