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做个有品位的教育者作文

发布时间: 2016-12-24 10:37:06 作者: rapoo

做个有品位的教育者

——《致教师》读后感

搏击于时代的潮头,躬耕于教育的沃土,我们不能没有进取的目标,不能课堂随意自然、业余肆意玩乐。既然选择了教师,我们就要拥有发展愿景,锤炼精品课堂,善挤善用时间,我们要做有品位的教育者。朱永新的《致教师》会让我们的感悟更加深刻。

拥有教育理想

著名作家雨果曾经说过:“世上有一种东西比所有的军队都更强大,那就是恰逢其时的一种理想。”原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朱小蔓也说过这样一段话:“人活着太需要支撑我们生活的东西,太需要为我们每一天的生活得到鼓励和依据的东西,所以我们需要寻找自己为人做事的原则、信念乃至方式。”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历程,刚踏上讲台也曾豪情满怀,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课堂精心打磨,力求精致,自信能够书写出一个个教育传奇;随着时间的流逝,你这种“高远的志向”抑或是转瞬的想法已被抛之脑后。你在一天天的复制着昨天的故事,在重复中丧失激情,在慵懒中变得平庸,职业倦怠让理想缺失,苦闷烦恼让生活无聊。扪心自问,这就是我们想要的生活吗?答曰,非也。我们需要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怀,是在反思昨天中正视今天,在甄别现在中前瞻明天。我们需要对未来进行勾画描绘,需要为自己设计一个蓝图,列出优先发展区域,制定短期目标与长远的一生为之奋斗的发展规划,提升自己专业素养,拟定专业发展路径,精心设计行动方案。行动方案要切实可行,具体到每一个季度甚至每个月具体做哪些事情,达成什么目标,如果某个阶段没有达到预期设想,那么下个阶段怎样进行弥补。对发展规划分阶段分步骤,就可以促使自己不断学习,追逐前沿;不断反思,及时调整;执着追求,专业成长。

多次精心备课

对任何教师来说,备课实际上是没有止境的。从某种意义而言,课堂是教师精神的窗口。备课本身就是精神的体操,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课堂是我们的主阵地,是我们的大本营;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是孩子健康成长的熏陶地。所以,我们必须让课堂更有效、更高效。这就需要我们精心备课、多次备课。需要我们深刻研读教材,全方位、多角度解读教材。“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课本中的任何一个细节都有它存在的意图和内涵,我们只有把这些东西读深都透,才能明白其中真知,才能让自己的课堂不至于走偏。上课之前,我们最少要两次备课,先对全册教材有个整体认识,胸有全局才能运筹帷幄,才能明确某篇文章在全册居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怎样处理更为恰当,再据此制定出本课的教学方案;临近学习此文之前,还要再次精细,在教案本上增减删改,写出实用教案。有条件的进行集体备课,分享众人智慧;无条件的勤发问,多追问。教学目标是否定位精准,是否切实可行?是否紧扣学习初衷,凸显作者意图?是否依据课程标准,体现单元目标?教学内容是教材,还是语文?是在用怎样的方法学语文?有没有体现语文学习的实质?准备怎样调动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教师怎样做?学生怎样做?在学习过程中,哪些是重难点?我们怎样突破这些重难点?怎样评价学生?采用的评价程序是什么?各个环节是否无痕衔接,安排精巧?当然,我们更要备学生的心智水平,备手段的精致选择,备课堂问题的生成,备教学语言的优化等。

巧用业余时间

一般来说,同一个职业的八小时内的生活都相差无几,八小时外的业余生活才预言着未来。真正的人生,往往是业余时间所决定的。人的生命长度有两种计量方法,一种是生理的实际生命长度,一种是时间的实际利用长度。

同样的时间,不一样的人生。有的人在某个领域小有建树,有的人仍旧是一瓶不响半瓶晃荡,究其原因,时间观念不同而已。爱因斯坦曾说过:“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有的人工作之余找时间挤时间去做有意义的事情,有的人整天忙着吃喝聊天看电视。有的人在繁琐工作之余努力拓宽成长的空间,有的人宣称“太忙了”“没时间”止步不前。自来水是压出来的,时间是挤出来的。只要你认为某些事情重要,只有你愿意去做,就一定能找到可以利用的时间。想要出众,就要成为利用时间的高手,多看,多做,多想。多看教育教学方面著作,多读专业领域前沿,多浏览教育类网页,借助网络平台,积极学习研讨,集百家之言,融会贯通,领会实质,借鉴内化,扬自家个性,积淀深厚,旁征博引,智慧引导,出类拔萃。多书写教育感悟,讲述师生故事,可以是孩子的一个精彩发言,也可以是和孩子们一起探索的学习历程,还可以是师生之间的矛盾纠葛,闲话课堂点滴,畅谈育人方略,享受创造喜悦,舒缓紧张心灵。多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成败得失,捕捉精彩瞬间,积累教学智慧。我们只有巧用业余时间充实和发展自己,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若精彩,天自安排。让我们做一个有品位的教育者!

读书人网 >六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