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春季种子汇聚草房开学培训盛宴一场(

发布时间: 2016-12-24 10:39:56 作者: rapoo

6、 走进朝阳

我们今天的目标是朝阳区的新教育实验学校。

这也是我们焦作薛海波老师2012年获得全国十佳完美教室之后,支教一年的学校。我们很期待看看北京的新教育实验学校的模样。

从我们住的7天酒店出发,出租车却很难找到这所我们心目中所谓的圣殿一样的学校,原来这是一所居民区中的小小的学校,掩藏在居民楼高高的的楼群中,包括学校在内,周围的建筑好像都没有完全完工,处于基建的忙碌和嘈杂之中,我们就寻着所在小区的围墙绕着,终于找到了它——完全的新建筑群内,铁栅栏内杂草丛生,我们在杂草中看到了两个学校的宣传栏,咋一看就是铺面的新教育气息——年度生命叙事展板。这张展板包括两个方面:团体生命奖和个别生命奖,每一个奖项的都有获奖者的照片,最重要的是与众不同的生命颁奖词。“铁算盘奖”“田园奖”“方圆奖”“百合奖”“小精灵奖”“青葵奖”“小水滴奖”“毛虫奖”“常春藤奖”“四叶草奖”“蜜蜂奖”“绿萝奖”……一个个满含着生命特质的颁奖词一下就把 我吸引了,心中就有一种——“奥,来对了”的感觉。

这其实是新教育人尺码相同的缘故,新教育人的特质是不容更改的。因为我们相同的品质和全息的生命状态,所有我们用这种平常教育人无法理解的情怀投入我们的生活和工作。

走进校园,看到的是一个四围都用高高的的铁栏围起来和居民区分开的一个小小的区域,圆形的塑胶操场,和长方形的小操场在楼外之外,学校就完全好像只有高高的几幢连体楼了。

走进去你却会发现这里是一流的学校,它只是上一年刚刚投入使用,今年利用长长的暑假进行了第二期的装修,我们虽希望看到他们的班级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布置没有成功,但是我们从尚未完成的,尚未完全改变的班级和校园文化的一点点细枝末节里,找到我们想要的东西。

刚巧我们走进了薛海波的班级——田园班,因为海波曾经在焦作讲述了他的班级叙事,所有对于教室里仅有的呈现我们还是能很熟悉的找到海波留下的文化的气息,能找到田园班曾经的故事,这里每一个班级仅有24名学生,看到他们在全家福中灿烂的围在室内篮球场的合影,心中为海波只有一年的付出感到欣慰,海波用自己的行动带去了焦作人对新教育的理解和诠释,也带去了焦作新教育人的坚守品质,更展现了新教育在教室里深深扎根的本真教育魅力,我为海波而骄傲,为焦作骄傲,更为新教育而骄傲。

看到了不同的班级都有道德人格发展图谱,而且是用相框装好的,我很受启发,这些必须陪伴孩子们多年的文化是一定要用很郑重的方式呈现在孩子们的面前的,和我在新学期的班级设想是一致的。

拾级而上,我们来到了二楼的录音室,等候在这里的蓝玫亲切的和我们打招呼,蓝玫作为新教育萤火虫新父母研究所的执行所长,这个学期已经被新教育委派到这所学校成为主抓儿童课程的副校长,她依然是那样优雅那样的干练那样的有感染力。

会议室前方的黑板上方横幅上是——北京新教育实验学校新教育项目培训。活动是有蓝玫来主持的,会议开始前,花王将参加活动的所有的人做了介绍,我们在花王的介绍中认识了很多在网络上很熟悉的名字,同时也认识到了新教育萤火虫公益项目的更大的容量和更正规的管理,我们见到了山东的“同学少年”项目组的四名老师,我们对“同学少年”项目很好奇,在交流中我们明白了这是用网络来实现的校与校的学生相互学习和沟通,这个项目对我的启发就是在这在今后的手拉手班级中可以尝试用这样的方式近距离的接触和学习。

7、开启故事的深意

魏老师和干老师微博中常常提到的侯宝成是这所学校的校长,侯校长用故事的方式开启了这次活动,一听就明白了真正的新教育人,纯粹的新教育人。

侯校长用赫尔曼黑塞的诗点明了生命的本质和意义,接着用一首小诗,呈现了他们的校园理念“我在这里”。我在这里,就要向着明亮那方前行。

接着 侯校长讲述了三个小故事。

第一个小故事是一个村民和捡贝壳的故事。

关键词:梦想

从前,有一个小渔村,人们每天早出晚归辛勤打渔,但只能解决温饱。老村长看到村民们生活这么艰难,很伤心。于是他每天都向上帝祈祷,能使村民们富裕起来。终于老村长感动了上帝,上帝让他们第二天到海边捡贝壳,能捡多少就捡多少,等到天黑回来蒙到被子了,第二天在打开看。第二天一早,老村长一早就叫村民们起来去捡贝壳。当老村长说完,有的人不相信,马上走开了;有的人拿起口袋跟着老村长出发了;还有的人跟在后面看笑话。捡贝壳的人,一直在用心的捡着。看笑话的,有的捡起贝壳扔到海里,也有的顺手装到口袋了。中午的时候,有的捡贝壳者不耐烦了,开始怀疑了,于是就放弃了捡贝壳。到下午的时候,又有一些人放弃了。终于,天黑了,大家回到家中把捡到的捂在被子里。第二天打开一看,啊,贝壳都变成了金子。

侯校长说,这个老村长就是我们亲爱的朱永新老师,是他带着我们大家一起踏上一条寻梦的路,故事中没有捡贝壳的人属于没有梦想的人,上路的人都属于有了自己的梦想,那么今天我们都来了,我们都在这里,我们的捡贝壳之旅有收获吗?

倒空自己的杯子故事

关键词:谦虚

南隐是日本明治时代著名的禅师,他的一杯茶的故事常常为人所津津乐道。有一天,一位大学教授特地来向南隐问禅,南隐以茶水招待,他将茶水注入这个访客的杯中,杯满之后他还继续注入,这位教授眼睁睁地看着茶水溢出杯外,终于忍不住对南隐说:“已经满出来了,不要倒了。”“你的心就象这只装满茶水的杯子一样,里面装满了你自己的主张和看法,你不先把自己的杯子倒空,叫我如何对你说禅?”南隐意味深长地说。

南隐禅师的教导“把自己的杯子倒空”,不仅有佛学禅义,更是人生的至理名言。心太满,什么东西都进不去,心不满,才能有足够的装填空间。“满招损,谦受益”这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大家都知道,我们生活在瞬息万变的社会,随时都需要不断地进行知识的更新,所以,心一定要“空”,所谓“虚怀若谷”,只有让自己的胸怀像山谷那样空阔深广,我们才能吸收无尽的知识,容纳各种有益的意见,从而使自己丰富起来。

侯校长说,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我们过往的成功和经验也许会成为我们的一种负担,正是这些过往的经验阻止了我们去接受新的东西,你也许认为你已经具备了自己的所谓的工作的经验,那么倒空你的杯子,重新开始吸纳。

今天站在台上的这些人,他们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我们一定能从他们的身上汲取更多的营养。

希望大家都用空杯心态,清空自己,更多吸纳。

 柏拉图举臂一百次的故事

关键词:坚持 

有一次,苏格纳底给他的学生出了一道极简单的考试题。他笑的地说:“大家今日只要学做一件最简单的事,就是每个人把自己的手臂先尽量向前甩,然后再尽量向后甩。”说完,苏格纳底向学生们做了示范。

 弟子们看了后,都嘻嘻哈哈地笑了起来,他们觉得这考试题目也太容易了。

 接着,苏格纳底向大家提出了要求:“从今日开始,每个人每天都要这样这样将手臂甩动三百下,大家能够做到吗?”

 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说:“能!”因为大家都觉得这试题太有些可笑,这么容易的事,谁会做不到呢!

 一个月过去后,苏格纳底把学生召集到一起,严肃地问他们说:“上次规定的每天甩动手臂三百下的事,谁做到了呢?”

 “我们都做到了!”90%的学生举起了手臂回答道。

 两个月又过去了,苏格纳底又提出了同一个问题,这时举手回答的只有80%的学生了。

 时间飞快,转眼过去了一年,苏格纳底又向学生们问道:“同学们,那每天甩动三百下手臂的事,你们谁一直坚持在做呢?”

 这时,众多的弟子,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都没有说话。大厅里仅仅一个人举起了手臂。

 这人就是后来成为了著名哲学家的柏拉图。只有他一个人坚持不断地做着这人们都认为最简单也是最容易的事。

评析:

 面对着苏格纳底的极容易的考题,绝大多数的弟子们都交了白卷。虽然题目不难,却难在坚持。而柏拉图能够成功,却正在于他的坚持。这坚持需要毅力,需要耐心。可见凡事要想成功,不论难易,都贵在坚持。往往坚持到最后,才能取得胜利。柏拉图说得好:“耐心是一切聪明才智的基础”这是至理名言,也正是他的心得与体验。

   

  柏拉图的举臂一百次见证了我们新教育的“行动就有收获,坚持才有奇迹”。

上路吧,开始行动吧,更多吸纳吧!

这也许是侯校长作为一校之长对自己的教师们在开学前提出的最恳切的期待吧,我们也从这三个故事汲取了我们应有的营养。

  

  

  

  

读书人网 >二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