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学好数学三部曲(二)浅议“课堂学生参

发布时间: 2016-12-31 10:40:43 作者: rapoo

学好数学三部曲(二)

“课堂学生参与”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提高课堂学生参与度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课堂教学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双边互动关系。学生参与越多越积极,主体地位体验越强烈,主体意识越得以增强,越能促进学生向理性方向发展,反过来又能进一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下面我就从聆听特级教师刘松主讲的《方程的认识》来说明学生课堂参与度的重要性。

首先,我认为学生整节课的参与热情很高,课堂气氛也很热烈。“你有问题吗?”“我写的对吗?”“为什么?”等问题贯穿整节课,一个个问题的出现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思考,激起学生思维碰撞的火花。新课伊始,刘松老师就让全班学生仔细观察他本人并提出出人意料的问题。

师问:“你们都看清楚了吗?你能发现什么问题?”

【这个问题的抛出,学生感到无所是从,迫使全体学生动脑思考问题所指。此时学生感到很茫然。】

师接着问:“咱们以前见过面吗?”

生:没有。

师:没有,咱们就是陌生人,怎样让陌生人变为熟悉?就在当下,就在眼前……你可以向这个陌生人提出问题?比如你想知道什么?你想了解什么?都可以提问的。

【为即将在新课上提出问题,做铺垫。】

学生经过老师的指点,纷纷举手提问题。如:你的爱好是什么?你的名字是什么?你从哪里来?等等,学生个个都参与,积极性很高,都在争先恐后地向刘老师提问题。刘老师夸学生聪明,提出的问题很有质量,孩子们都很高兴,无意间加强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亲和力。

在新知探究的过程中,刘老师不是把新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给学生创造一个探究新知的氛围,一句话,一个问题,就把孩子的思维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始终围绕老师的问题转。整节课就这样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步步深入,把新知阐述的活灵活现,把方程的意义及方程和等式的区别揭示的淋漓尽致。练习题的设计更高一筹,刘老师事先设计了各种形式的算式卡片,让学生区分,来强化方程、等式的区别。例如:方程(3+X=5、6a+3m=9)、等式(4+2=6)、算式(2+5)、含未知数的式子(7x+4)、不等式(4+3x>10)卡片。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刘老师把卡片发给学生,一人一张,发到卡片的学生举着卡片站在黑板的前面,没有得到卡片的学生仔细观察每张卡片(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干)。然后听老师的要求,看谁卡片上的算式符合老师的要求。老师的要求更是新颖(1.是方程的原地正转三圈。2.是等式的原地倒转三圈。3.含有未知数的把卡片搞搞举过头顶。4.让一名学生生说一句话,自己走,别人留下。5.让生说一句话,自己也走等。)

当然,要想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需要老师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数学问题,只有这样,你的问题才能吸引学生,学生的思维才能围绕老师的问题展开。刘老师的这节课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模式,不同的课型会有不同的设计方法,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也要采取不同的方式。我相信,在我们仔细研读教材,认真备学生的基础上,肯定能设计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课堂上生生积极参与的情景,这样,我们的教学成绩定能出现事倍功倍的效果。


读书人网 >三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