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由听课想到的作文

发布时间: 2016-12-31 10:48:45 作者: rapoo

由听课想到的

前天听课,课堂中的一些现象使我又想到如下几个老生常谈的问题:

关于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

镜头一:

教室里学生正在写作业,全班三十余名学生至少有十名头埋得很低,我目测了一下,学生眼睛离书面也只有十几厘米的距离,甚至还有学生头侧伏在课桌面上写字,教师在学生间走动巡视,毫无察觉学生这种不正确的书写姿势。

看到这种现象我真的很心疼,孩子还小,这样下去孩子的眼睛不用坏才怪呢。我不知道我们的老师在学生间来回走动是在巡视什么,难道只是关注学生题做对了没有?难道学生的读写姿势不对就视而不见吗?难道不知道学生长期这样下去对眼睛不好吗?对学生身体健康发展不利吗?难道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不是我们教师的责任吗?

看来我们的一些老师头脑中还没有牢固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健康第一的思想。

我们整天说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是教育者的责任,是教育者的良知的回归。作为教师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就要正确看待健康、品德和分数的关系,不能只重视分数而忽视德育,不能只重视学习知识而忽视学生的健康,健康、品德和分数同等重要,都是教育的责任和义务,应同等对待。我也曾说过,如果非要把三者排个先后顺序的话,我宁可把健康排在第一位,品德排在第二位,分数排在第三位。

爱因斯坦曾说过:什么是教育,把所学的东西都忘了,剩下的就是教育。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良好的风度仪表,有了正确读写姿势这将是学生素质中不可或缺的,将使学生终生受用。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有着中外记者为之倾倒的风度仪表和热情大度待人风范,得益于早年学校的教育,在他的母校入门镜匾上写着:头容正,胸容平,肩容宽,背容直;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气象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

学生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上学几十年,到头来即使满腹经纶,可身体垮了,再想做的事却做不了,岂不悲哀。

作为教师任何时候都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我们的老师不仅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我们课堂上关注的不仅是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更要关注学生正确的读写姿势,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关怀学生的冷暖和疾苦,关注学生的健康和安全,要呵护学生尊严和心理健康,要有教育的敏感和洞察力。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健康,要为学生的健康负责,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为学生的一生发展负责,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要为孩子的今后几十年的成长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镜头二

课堂上学生在做教材中的练习题时,不是把答案写在练习本上,而是随即写在书上。我认真做了观察,书中没有留做题的空隙,学生列算式,写答语,提出的问题,全写在习题中的缝隙里。由于书中没有空隙,学生是找地方写,再由于书本较厚,写在课本反面时很是不方便,学生写出的字体很不规范,为了书写学生有时不得不改变书写姿势。

学生把题做在书中,可能是由于低年级数学题多是口算,有些书中留有空格让学生填写,长期这样养成了习惯。但是不能把所有题都写在书中,如果这样做至少有两个弊端:一是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由于在书上书写不方便,容易造成学生做题不注意格式,书写字体易变形,造成字体不规范;二是不利于复习,把答案写在书中,复习时学生会对答案产生依赖感。

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教育学生养成规范书写的习惯,让学生写出一手好字。象本节课的练习应让学生写在练习本中,使学生在练习本上合理布局,按一定的格式规范书写,把字体写工整,这样不仅有利于教师讲评、反馈,长期这样会使学生养成书写和作业的良好习惯,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大有裨益。

数学教学应把思维训练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镜头三

二年级下册p64有这样一道习题:

动物园里有8只黑鸽子,24只白鸽子。

(1) 白鸽子的只数是黑各自的几倍?

(2) 一共需要多少个窝?

(3) 你还能提出不同的问题吗?

在做第(3)题时,有一个学生提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教师感觉这个学生在叙述问题时用的时间较长,不仅没有对这个学生给予充分肯定,而且还告诫学生:不要提出太难的问题,要提的简单些,这样不容易出错。

我当时很愕然,学生回答得多好呀,多么好的思维火花呀,学生多么难能可贵的表现呀,我们的老师怎么会这样。我再细想,明白了,这道题可以提出些简单的问题,只要和前面的问题不一样就行,加减法的问题会提出几个,如果是考试这样做学生就会得到分数,如果你提的复杂,万一出错怎么会得分呢?我不禁为老师的功利思想而悲哀,应试,典型的应试。

我们的老师不是在挖掘学生的潜能,而是在扼杀学生的智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到学校里,不仅仅是为了获取一份知识的行囊,更重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

启迪思维,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建立良好的智能结构,是数学教学重要任务。

我们的老师不能太功利了,不能两眼只盯着考试,应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的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要充分挖掘教材的智力因素,激活学生的思维,练出深度,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学的创新意识。这样我们学生的思维才能很好的得到发展,我们的学生才会变得更聪明,我们的学生才会更有灵性,我们的学生才会有创新的潜能,这样我们的学生在考试时想不让的高分都难。

读书人网 >优秀作文精选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