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论水浒
从9月初到11月初,儿子用时两个月听完了田连元先生讲评的328回《水浒传》,八百多年前的梁山好汉聚义忠义堂,轰轰烈烈地走了一遭。儿子钦佩他们行侠仗义,钦佩他们浑身是胆,钦佩他们兄弟情长。傻笑、落泪过,对宋江初时崇拜终怨恨。最后一回“英雄魂归廖儿洼”半小时的评说里,拿儿子的话说,自己是“洒泪”听完()。一同聊起《水浒传》,趣事多多。
一劝宋江,勿招安。听完后,儿子问我:“妈妈,你知道我现在最大的感慨是什么吗?”“还不是和宋江有关。”我回应一句。“我现在最想发明一个时空穿梭机,让我可以回到宋朝,告诉宋江,招安后的下场,劝他不要招安。”这个想法我倒没有猜到,索性逗逗他:“那你就赶快发明出来吧,嗯……,像我这般年纪的都这么老了,能等到你发明出来吗?我想借助你的发明成果穿越回清朝!”(偶也想玩一把穿越瘾。)“能等到,为了发明时空穿梭机,我要添的第一块砖是高效完成作业。”(窃笑中。得,还是学生出身啊,三句话不离本行。
)
二论众英雄,各有千秋。儿子赞一无相貌二无武艺的宋江会统治人,会用人,评黑旋风李逵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夸武二郎豪气冲天,却滥杀无辜,服吴用足智多谋,善使计策,说戴宗耐力与速度皆一流,悲许宁、张顺死得可惜,恨高俅、童贯的奸邪,叹宋江、方腊惨烈相争,何不和平共处?末了一句,唉,宋江要是不招安该有多好啊!
三听评书,长见识。在听评书的过程中,他明白昔日宋朝古都东京汴梁乃今日之开封,卢俊义居住的北京大名府乃是河北邯郸一个县而非现在的首都北京城。一干英雄使的兵器他也耳熟能详,什么齐眉为棍,齐胸叫棒,枪、鞭、板斧、禅杖、钢叉、戟、钩镰枪等等一一登场,什么旱地拔葱、扫堂腿、就地十八滚、醉八仙拳这些个招式也经常从嘴里蹦出,还时不时地舞棍练艺。知晓了北宋开国皇帝发动陈桥兵变从后周世宗柴荣抢夺帝位的不光彩事,弄清了小旋风柴进为何富贵,为何享有免死特权。
跟着儿子热听热评水浒,回忆起了学生时代的我每天中午12点守在收音机旁听水浒,说岳飞,论三国的痴迷,那个时候,每天只能听半小时,由不得你多听,每次听到精彩处戛然而止,就要等下一个中午12点。
如今和儿子重温那些年我听过的评书,不变的故事精彩依旧,相听两不厌,多了少年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