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舍难分
——语言能力专项训练
八年级的写作重点还是记叙文,在能清楚明白的叙事基础上,就要求同学们在语言表达上精雕细琢达到更高的层次。这就像一座房子,如果说事件是它的主体结构的话,那么语言就是内部装修,正是这些精致的内部装修使房子充满了生命力和吸引力。所以,我们这学期要做的就是精心琢磨语言的功夫。
怎样刺激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呢?我尝试着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教材的示范、启迪作用,设计写作训练。因为在课堂上,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比较熟悉而且深刻的认识,思路开阔,写作既有模仿的空间,又有想象的余地,问题的焦点就集中在用怎样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独特的见解方面,积极推动了学生组织语言的愿望。比如在讲《亲爱的爸爸妈妈》时,我请同学们写了《孩子,我拿 纪念你》;讲《背影》一课时写了《让悲哀逆流成河》,感悟父亲的悲哀;讲《阿长与〈山海经〉》,又写了《保姆阿长的幸福生活》;讲《桃花源记》一课时,我们就写《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看到天空具有桃花的色彩,触到物体感到桃花的柔软,嗅到味道带有桃花的清香。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所有人的心都沉浸在桃花独有的芬芳中,无论是黄发垂髫还是朝气少年,脸上洋溢着桃花的温暖。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没有争吵,没有仇恨,没有争抢,所有的人都如桃花般,热情。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正如海子的那首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万宪文
这些写作训练内容熟悉而陌生,在新旧交织的奇妙的矛盾统一中,同学们更深刻理解了课文,又兴致勃勃的玩起了语言的游戏,对语言的敏感度和要求逐步提高。
八年级(上)第一单元战争单元的写作训练,为了引起学生对语言兴趣,我设计了这样一节写作引导课。
我选择了谭咏麟的歌曲《难舍难分》,并把歌词印发给每位同学请同学们反复听学,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引起共鸣,创设一种抒情的氛围。
这首歌的歌词优美抒情,简洁凝练,极富想象力,而且有许多都可以和课文内容联系起来,比如说“难舍又难分已无可追寻烟消云散的往昔”一句,让我想起了圆明园曾经的辉煌,我就续写了“蓝天白云下的断壁残垣哪堪回首往日的妩媚”,既点雨果的文章,又模仿歌曲语言,延续了歌词的诗意氛围,诠释自己对歌词和课文的认识,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同时展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帮助同学们回顾已经学过的课文,达到反思升华的目的。
这样,图片唤起了学生对课文的回忆,歌词刺激了学生对的语言追逐。人世间有太多美丽的回忆,难舍难分的遗憾与无奈,是呀,江淹在他的《别赋》中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无论是正义的战争也罢,邪恶的战争也罢,胜利的战争也罢,失败的战争也罢,都无可避免得把“生离死别”血淋淋的摆放在我们面前,让我们无可逃避,思潮翻滚之际,我请同学再次打开课本第一单元,完成下列写作训练:
1、请摘录文章中那些感动了你的美丽悲哀的文字。
2、请你仔细阅读歌词,借用歌词中的词语或句子,把课文的情节联系在一起,形成一段文字,品味平凡生活中的美好,表达你对战争的看法。
提供了写作内容,又有他们喜欢的在歌曲的示范作用,同学们不由自主的尝试着这种诗意的表现方式来诠释课文,表达自己的见解,效果很好。
当然,这次话题的作文并不要求学生形成一篇完整的记叙文,只是集中力量突破语言关,以期达到长期熏陶语感,形成语言风格,熟练应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