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临近,除了语数外物理四个主要学科的作业压得学生直喘气外,他们还要应付政史地生的复习与巩固。有学生开始手忙脚乱了,拿起政治,想着历史还没背呢,拿起历史,又想起生物或是地理,内心被一种焦虑感所折磨,结果导致了什么都想复习,什么都没有复习好的恶性循环局面,事倍功半。没有什么学习效果。
在观察到学生学习的被动与焦虑后,我决定采取措施,帮助学生来度过期末复习关。浓缩成几个词就是:分层指导,布置任务,循序渐进,检查落实。
分层指导。(1)好学生自己订计划,落实到笔头要记录。班上学习好的学生,自觉性强,能自我学习的学生大概有8--10人,这10个人按照自己的复习进度安排自己的复习内容。让有能力的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做自己学生的主人,自由记录自己复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2)个性教育,有特殊要求,而且成绩优秀的,可以不做任何记录,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即可。 (3)自觉性差的学生,老师统一布置任务。我要求他们每天政史地生复习7页,每页找出一个自己记得不牢的知识点,记录下来。政治因为综合性的知识点较多,所以,只写三道题。历史地理生物每天写7道自己记得不熟的题。
布置任务要灵活,我只布置7页,每个人根据自己的进度安排这7页的内容,避免了一刀切的做法带给优生的时间上的浪费和知识点上的重复,给了学生自由复习的空间,同时又给那些不会安排自己复习的同学一个方向,让他们不再迷茫,不再焦虑中选择,在选择中焦虑,而是每天像切香肠一样把任务化整为零。让每个人都有了复习的方向,也让他们能够轻松一些复习。
初二的学生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有些学习吃力的学生干脆不学或者直接放弃,这些上课睡觉,下课不写作业的学生,要想让他们动起来,班主任必须辛苦些。所以,我给学生每人发了一个复习专用本,要求把每天晚上复习的内容以文字记录下来,家长要签字,我要逐一批改。因为有了检查,每个学生都不敢敷衍。我发现优秀的学生开始有计划有重点地把自己不会的题用红笔做了标注,有记原题的,有标页码,直接写答案的。中等生和学习不太好的学生,即使抄,也能坚持每天史地生7道题,政治3道题,还有些非常用心的家长帮孩子抄好题,让孩子背完后把答案填上。总之,由不动,不知道怎样动,到动起来,复习开始慢慢走入正轨。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开始由漫无目的的复习,转到有计划地复习,而且坚持不懈。知识重在积累,我相信有了这考前两个多星期的积累,对我的学生都是一个很好地促进。我一直给学生灌输的观念是:学好学不好,是能力问题,而学与不学是态度问题。老师承认差异,也接受你的不如意,但是,你一定要给老师一个态度,给父母一个态度。非常欣慰的是,3班的同学给了我们所有的任课老师一个态度:我要告诉老师,我不是您最优秀的学生,但是我一直在努力!
两个星期也许改变不了太多的东西,但是,我希望我的学生能在这个过程中受到启发,能够学会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感谢3班的家长们和我一起做出的努力,也期待我的3班,我的同学们能够做最好的自己!创造属于我们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