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做阅读的点灯人作文

发布时间: 2017-01-08 10:48:00 作者: rapoo

做阅读的点灯人

21年从教,18年做校长,我一直坚守一个梦:办一所理想的学校。

这个学校,可以没有豪华大门,可以没有高楼大厦,可以没有塑胶操场,但是,不能没有书声琅琅,不能没有欢歌阵阵。

我是靠着应试教育业绩,从农村学校走到市区学校的。但是,很快我发现,“没有分数今天过不了关,只有分数明天过不了关”。没有书香的润泽,没有宽实的积累,虽有高分数的桂冠,学生也只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于是,我选择了那条路,艰难跋涉在阅读推广的泥泞小道。为什么不说成是阳光大道?因为推广阅读,我们走了很多弯路,经过了许多坎坷。

1998年,山东烟台“大量读写,双轨运行”的做法,一度吸引了我。如夜海航行遇见了灯塔,我们马上开足马力追随过去。办手抄报,古诗诵读,课外阅读,学生日记……活动开展的轰轰烈烈,如火如荼。但是,效果好吗?我明显感到广大师生是在推推动动,疲于应付。特别是课外阅读,没有被点燃阅读兴趣的的时候,没有被引领到好书世界的时候,没有享受到读书乐趣的时候,没有真正体验到读书实惠的时候,鸡子即使被按着脑袋啄米,也会被饿死。非常遗憾,我们轰轰烈烈的读书背后,只是对考核的配合,对校长的照顾面子。

把读书当成一种任务,读书的趣味便会大打折扣;为了应付考核而读书,读书的味道便会荡然无存。心里不接受的时候,一切经验都可以不灵验。阅读这件事,是不能靠行政命令强行推广的。不想做,不愿做的时候,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是都可以想办法偷工减料。

于是,我开始调整思路:明理,激情,导行。

明什么理?

我组织“我最喜欢的教师”评选,让学生的评论促使教师的思考,激发教师前进。学生不喜欢照本宣科的教师,不喜欢只会讲大道理的老师,不喜欢索然无味的老师。

老师怎么办?老师需要博学,需要多闻,需要见多识广,需要不断提高自己。

教师如何提高自己?新教育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吉祥三宝”:专业读书、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

我常常对大家说:“一个人,要把应该做的事情变成喜欢做的事情!比如读书,我们要有这样一种心态,读书不为了校长,也不是为了工作,是为了自己。我们做教师的,总不能连自己的孩子都教育不好吧?为了教育自己的孩子,我们是不是该读些书呢?学以致用,教好自己的孩子,扩大战果,运用到自己工作中,读书是不是就会有趣很多?”

就这样,我带动老师,老师带动学生,学生带动家长,舞钢市一小从2005年开始,每年一届读书节,都要评选“书香班级”、“书香家庭”、“书香办公室”、“阅读天使”。而且,我们精心营建读书的氛围,好书推介会,读书分享会,为老师们买书赠书,给喜欢读书的的老师报销书费。

感谢校讯通人的鼎力相助,她们不断为我们带来好书,不厌其烦教老师建博客,还把著名儿童作家,省实验小学的王刚老师、全国十大读书推广人焦作新教育办公室的张硕果老师请到我们学校,给我们的老师、家长、学生,讲怎么读书,如何阅读。

想读书,爱读书,有好书读,有时间读书,养成读书习惯,然后就引导大家写。反复培训建博客,帮助老师建博客,积极推荐优秀教育博客,不停地表扬身边经营好的博客。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你,受表扬的人越来越多,不被表扬的越来越少,“教师博腕”“阅读天使”“优秀辅导教师”不停地涌现,越来越多。最后所有的人,都坐不住,不建博客面子挂不住啊。

绝大多数人都行动起来后,我就慢慢开始规范,逐渐纳入业务学习管理。建立写随笔、写博客的底线,优秀的天天都在更新,我也是天天都在写,一般老师保证两周一篇读书笔记或者教育随笔总可以吧?

小学老师没有升学压力,可以读书写博客,可以追求专业成长,初中教师呢?

2009年8月,我调任舞钢市一中做校长,我就开始摸索尝试。

到一中的就职演说,我说:“为了一个目标,打开三扇门。一个目标是为幸福人生奠基,两层含义:一是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二是教师在自己教书育人的工作中,奠基自己的幸福人生。

打开三扇门:第一扇是打开心门,多沟通,有话我们好好说;第二扇是打开办公室的门,多研讨,工作困难我们一起解决;第三扇是打开教室的门,研究教学,我们一起打造高效课堂。”

我的策略很简单:通过观课发现问题,通过议课提炼问题,通过研讨解决问题。

中学教师升学压力重,不愿意读书写文章,我一开始不提读书写文章,我提倡苦干加巧干,提倡追求乐学高效。

怎样高效学习,高效管理?魏书生的《班级管理艺术》很不错,雷夫的《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很不错,宋建文的《解放学生》很不错,干脆我们一起共读吧!

初中生叛逆是老师们都很头疼的老大难问题,怎么解决?沈石溪的小说《骆驼王子》讲这个的问题很到位:叛逆是长大的开始,是生命的必然过程。我们一起从这本书中解读叛逆现象吧。

问题学生常常让教师焦头烂额,怎么教育?电影《放学班的春天》里的马修很会处理这个问题,我们一起看电影吧!看别人的故事,解决自己的问题。这就是我们读书的动力。

就这样,我们的“鹁鸽楼读书会”形成了,每月一次的读书分享成了惯例,我们一起读书,一起反思,一起交流,一起成长。而我,坚持批改大家的读书笔记,就成了习惯。对一个学校的管理,首先是对教育思想的管理,点评老师的文章,肯定鼓励老师的成长,心灵相通的时候,能量就加倍增长。

爱读书的老师,必然会带动学生爱读书。“花儿朵朵”“小豆豆的故事”“吉祥河工”“默默的丁香”……在这些博腕老师的引领下,“七叶草”“义薄云天”等一批“阅读天使”脱颖而出。学校“晨诵课”“暮省课”“书香班级”活动也开展得如火如荼。

当每一位教师都愿意成长的时候,当每一位教师都被学生喜欢的时候,亲其师信其道,乐学而高效,学校的教学质量可能会一塌糊涂吗?2010年、2011年,舞钢市调研考试,我们学校连续两年总评第一名;中招考试,我们连续两年保持绝对领先地位。但我可以说,对于考试,我们真的没有特别在意。

最是书香能致远。播下阅读的种子,用书香润泽孩子心田,于是他们的生命更加丰富。点亮一盏心灯,用阅读的光亮引领孩子飞翔,于是他们的生活更加阳光。

读书人网 >中考话题作文

热点推荐